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国科学院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零碳青年行动”启动仪式暨“院士大讲堂”第56场报告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举行

发布时间:2021-05-26 14:01:24    浏览次数:500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5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零碳青年行动”启动仪式暨“院士大讲堂”第56场报告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科大副校长牛晓莉、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张元勋、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姚凤梅、国科大学生工作部部长王岗、国科大团委书记陈睿参加了本次活动,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春院士为现场师生带来主题为《从环境治理到碳中和》的报告。



活动现场

活动首先由牛晓莉副校长致辞。气候变化是人类面对的共同难题,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碳排放大国,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方面肩负重任,而背负这一历史重任的将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致辞中,牛晓莉向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与责任感,携手共建零碳校园;要求真务实、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争做减碳先锋;要聚焦问题、齐心并力,投身科研实践攻关。牛晓莉表示,同学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也将在科技报国的历程中不断发展,成为科技事业乃至人类社会的中坚力量,希望大家从今天开始,从自己做起,做绿色低碳理念的传播者、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将自身的成长融入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事业发展中,为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凝聚青春力量。



牛晓莉致辞

张元勋作为导师代表与现场师生分享了自己在零碳行动方面的心得。张元勋认为,为达到既要发展、又要消除碳增长的发展模式,最关键的是靠科学技术。同时,每个人的点点滴滴都与低碳生活密切相关,每个人的努力都会在实现低碳生活的目标中起到作用。如果人类不加控制地利用资源,地球的危机也可能陡然降临,让人应对不及。张元勋呼吁每个人意识到人类正面临的问题,从现在做起,为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努力。



张元勋致辞



赵子淼发言

随后,学生代表赵子淼上台发言。赵子淼讲述了自己与风化剥蚀与碳循环研究结缘的过程,分享了自己在读研期间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达峰与碳中和事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的青春年华与双碳目标的规划时间不期而遇。未来,我将致力于相关研究,刻苦钻研,积极进取,以自己的青春热血服务国家的重大需求,服务人类生存发展”,赵子淼说。身为新时代国科大青年,在新时代科研报国长征路上,赵子淼呼吁大家一起担起强国一代的时代担当。

致辞和发言后,学生代表来到台前,齐声宣读“零碳青年行动”倡议,李家春院士宣布“零碳青年行动”正式启动。



学生代表宣读“零碳青年行动”倡议



李家春宣布“零碳青年行动”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后,李家春院士为在场师生带来题为《从环境治理到碳中和》的报告,这也是国科大“院士大讲堂”第56场报告。

李家春院士首先回顾了人类认识环境问题的过程。自人类出现,人类文明与地球环境便相互影响。古代文明衰落、人类步入农业社会后,由于农业开垦和水资源利用,就已经存在局地环境问题;进入工业时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也快速加剧;现代社会以后,综合性环境问题频繁发生,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损失越来越大、越来越无法忽视,人们因此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共同为环境治理努力。李家春院士提到,随着国家发展,我国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逐步深化,逐渐认识到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节约型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李家春作报告

气候变化是一个影响全球的重大环境问题,长期困扰着人类。李家春指出,气候变化既能受自然因素影响,也能受人类的能源、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研究表明,188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极有可能是人为活动所致,近年来,也有不少极端环境事件与气候变化有关。那么,人类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李家春说,就像我们感冒发烧一样,地球发烧了,那么既要针对发烧的症状治疗,加强对极端环境事件的应对,又要改变能源结构,节能减排,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样才能治标又治本。

随后,李家春院士从科学角度分析了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其预测、监控和治理的方式,以及完成碳中和目标的方法,包括能源结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碳捕集埋存、发展零碳生产方式、开放碳交易市场、保护生态环境等。最后,李家春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治理与碳中和是一个综合性交叉学科,是人们今后较长时间的、很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增强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讲座结束后,李家春院士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李家春院士的讲座不仅包括碳中和与环境保护,还结合专业内容分析了新能源等内容,我们也在为节能减排努力,我的收获比较大,”工程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生扈学超同学说。作为一名宣读“零碳青年行动”倡议的学生代表,扈学超认为此次活动表明了自己对碳中和的态度,他愿意为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贡献一份力量。“这次讲座让我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比如我国在炼油过程中要进行更精细的脱硫,还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讲座结束后,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2020级硕士生刘欢说。近期正参与环保公益项目的她,同时关心着如何提高大部分人的环保意识:“大家知道有环保这件事,但缺乏环保意识。大家知道环境污染对地球的影响很大,却低估了环境变化对自身的影响。”“我们仍需要提升大家的责任感,”刘欢和她的同学罗红雪补充道。





师生在零碳青年横幅上签名



讲座现场



活动合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