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江南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江南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新时代中外文学文化研究多样化体系建构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主编论坛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1-06-02 14:13:07    浏览次数:378    来源:江南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为了提升文科学报的办刊质量,带动我校人文学科的发展,5月29日上午,“新时代中外文学文化研究多样化体系建构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主编论坛”在行政楼B305召开。本次座谈会由江南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办。出席座谈会的校方代表有江南大学单位常委、宣传部部长倪松涛,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杨恋恋。点评嘉宾有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方文开,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杨晖。此外,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部分老师也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由江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王建华主持。开幕式环节,倪松涛对与会专家表示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江南大学的学科发展状况,指出江南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不断提升,其中许多学科位居国内甚至世界前列。但是,作为一个工科背景比较浓郁的“211”高校,江南大学在文科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他认为文科学报的办刊质量对学科建设、学校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和支持作用。为了打破江南大学学科发展不平衡状况,他希望与会专家群策群力,不吝赐教,并祝愿本次论坛圆满成功。杨恋恋汇报了我校人文社科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工科鲜明,文科略显薄弱的问题。同时,分享了推进人文社科的基础研究,将江南大学打造成一个具有江南风格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思路。研讨环节开始后,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王建平教授首先代表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会对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结合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召开文学文化栏目的研讨会及主编对话会体现了高校文科学报的责任担当。《经济评论》主编、武汉大学教授、《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委叶初升结合开放办刊经验指出,学术期刊应该融入和回归学术体系与学科体系,向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延伸和拓展。开放编辑部举办审稿快线能够使作者、审者和编者在面对面的深度学术交流中,激发创新思维,提高评审效率,促进学术发表。《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委、浙江财经大学唐云锋教授就学报栏目设置及学术传播做了经验分享。主旨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新时期中外文化研究多样化体系建构”主题展开学术汇报,分别有苏州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吴雨平教授《<和汉朗咏集>文本空间建构》,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研究》主编赵炎秋《现实主义与非虚构写作》,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赵志义教授《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学的价值取向:平等、多元与对话》,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江苏中心总经理、国际比较文明学会中国分会常务理事黄新炎《学习习总书记给<文史哲>的回信精神推动社会科学研究新格局形成》,中国海洋大学“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贺爱军教授《张元济的译家身份探究》,陕西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史元辉教授《希腊文化与先秦文化比较浅议》。方文开和杨晖分别就各位专家的汇报进行点评。闭幕式环节,王建华对与会专家提供的学术盛宴表示了感谢,指出江南文化研究院、《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将在吸收专家意见、汇总学术报告的基础上做好优化迭代,为江南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会议现场


倪松涛部长致欢迎辞


杨恋恋副处长发言


方文开院长发言


杨晖副院长发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