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华东师范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华东师大讲述《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历程

发布时间:2021-06-11 16:29:59    浏览次数:328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6月11日上午,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第一讲首播,北大、复旦、浙大、华东师大4校联合开讲。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主讲题为《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主讲题为《

教育部思政司指导开展的庆祝建党百年高校示范微党课展播活动以“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为主题,第一讲微党课围绕“红色校史中的第一”,由4所高校的党组织负责人和师生党员骨干及先进人物以“1+X”形式共同讲述。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和经济管理学部2019级经济学菁英班班长叶舒桓同学共同讲述

《资本论》被誉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理论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1938年,在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大学校友郭大力历经数年的艰辛努力下,《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问世,这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使马克思的这部伟大著作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讲述了《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诞生历程。《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出版时,郭大力年仅33岁。年轻的郭大力为什么会选择翻译《资本论》,又为什么能完成这部鸿篇巨制的翻译?



大夏书院师生党员前往江西赣州寻访郭大力故居

今年4月,华东师大2017级中文专业,也是大夏书院的师生党员前往江西赣州寻访郭大力故居,实地探寻和考证郭大力翻译《资本论》的事迹。

梅兵指出:郭大力之所以选择翻译《资本论》,并最终完成这项很多同时代人都未能完成的工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矢志不渝的追求。





梅兵分析了郭大力与大夏大学的思想渊源。在大夏大学期间,郭大力主修哲学,学习了英文、日文、德文等多门外语,并认识了不少进步人士,在当时的革命思想,尤其是哲学家李石岑老师的影响下,郭大力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尝试翻译《资本论》。第一次国内革命的失败,更是让郭大力深感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并决心要将马克思的重要著作《资本论》,完整地译介给中国人民。



郭大力翻译《资本论》的过程虽然充满艰辛和苦难——既有国民党当局的压制,也有居无定所、贫困和疾病的折磨,还有译稿在日寇炮火中被焚毁的灾祸,但他排除万难完成了翻译工作。1938年8月至9月,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在上海出版,《资本论》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巨著终于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



梅兵以郭大力的故事激励年青一代大学生,“郭大力终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翻译与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富有传奇的一生正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最生动的诠释。”

梅兵表示,华东师大将进一步发扬以郭大力校友为代表的一代代华东师大人矢志不渝追求真理的红色传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坚定初心,践行使命,以扎实的学习和工作,为“建教育强国”和“以教育强国”作出新的贡献,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和建校70周年。

第一讲微党课在新华网、光明网、人民网、微言教育、全国高校思政网、中国大学生在线、央视频、B站、抖音、快手、百度等平台播出。北京大学讲述“高校第一个党的早期组织”,复旦大学讲述“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浙江大学讲述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参与建党工作的史实和王尽美家族四代人的红色传承。

据了解,后续多期示范微党课将上线播出,集中展示高校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突出成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