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6月11日下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021届毕业生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仪式在国学馆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杜鹏出席,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党总支书记杨燕萍,副书记兼副院长李禄兴,副院长李贞实、刘雨霖、王钰,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泉、委员蔡永强,教师代表、毕业生代表、学生代表等60余人参加活动。未能现场参会的教师、毕业生及家长线上同步观看直播。
学位授予仪式由杨燕萍主持。
学位授予仪式前,现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师生代表共同观看由教师寄语、学生合影等剪辑而成的毕业纪念短片。李禄兴宣读《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关于授予硕士、学士学位的决定》。今年,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共有4人获得硕士学位,27人获得学士学位。
杜鹏、李泉为毕业生代表逐一拨穗、颁授学位证书。
学位授予完毕后,李泉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对同学们获得学位表示祝贺。他表示,当今世界汉语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毕业生今后一定会为选择中国人民大学、选择汉语言专业而感到幸运和自豪。希望同学们毕业后更加勤奋、更加努力,永远奋进在时代前列,用汉语支撑起精彩的人生,成长为国际化人才,创造出无愧于中国人民大学学子的业绩。
蔡永强作为班主任代表发言。他回忆了四年来和同学们相处的点滴瞬间。蔡永强表示,2017级本科班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年来,老师们千方百计地帮助同学们提高汉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不断改进缺点、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希望同学们毕业后牢记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校训,始终以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姿态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都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2017级本科班班长韩珍珠(HAN JINJU)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她回顾了大学四年的美好时光、老师的教诲、同学的陪伴。虽然最后的毕业典礼部分同学仍不能相见,大家远隔千里,但是情谊不变。她代表毕业生向学院的任课老师们表达了感谢,并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杜鹏在发言中为毕业生送上毕业寄语。他对同学们圆满完成学业表示祝贺,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学生家长和亲友的支持致以敬意。杜鹏表示,这是学院成立后首次举办学位授予仪式,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是全国最早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之一,汉语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2020年,学校为了适应新时代新需要,成立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旨在更好地培养具备汉语语言和文化能力的国际型人才,提升国际文化交流水平,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年学院迎来第一届毕业生,这是一个美好的开端。作为学院毕业的首届校友,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人大将是毕业生们永远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