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6月17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2021届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在逸夫会堂第一报告厅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副校长王轶,原常务副校长、荣誉一级教授袁卫,统计学院全体教职工与2021届毕业生在明德广场合影留念。王轶出席仪式并致辞,统计学院教职工、校友代表以及2021届毕业生参加典礼。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正式开始。统计学院院长王晓军主持仪式。
王轶代表学校向全体毕业生表示祝贺,向辛勤付出的教职员工和家人亲友致以敬意与问候。他指出,过去的2020年恰逢新中国统计学科成立七十年,人大统计始终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涌现出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培养了无数学界精英。
在人生新起点,王轶希望同学们依然坚定信念,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将母校的精神品格融入到血液当中。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他希望同学们依然勤勉拼搏,在每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岗位上绽放自己。探索学科新起点,他希望同学们依然知行合一,积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他鼓励同学们逐梦向前方、扬帆再启航,并表示,母校和学院将始终站在同学们身边,永远是同学们的精神家园。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波宣读《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规定,经学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决定授予统计学院蔡圣东等180人硕士学位,白浚源等120人学士学位。
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志丹主持硕士、学士学位授予环节。
学位授予人为2021届硕士、学士学位获得者拨穗正冠,并颁发学位证书和学位绶带。
毕业典礼由统计学院党委书记孟生旺主持。
王志丹宣读《2021届优秀毕业生名单》,对崔若凡等14名市级优秀毕业生、蔡燕等21名校级优秀毕业生、车明佳等27名院级优秀毕业生授予表彰。统计学院副院长尹建鑫、李静萍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
教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荣誉辅导员易丹辉致辞。她表示,同学们通过辛苦付出顺利从学院毕业,这样的青春记忆值得兴奋与激动。但在这一切的背后,同学们不应该忘记百年前那批有理想、有情怀、有抱负的年轻人,不应该忘记那些为了中华民族崛起、毅然献出生命的前行者,更不应该忘记“人大人”身上承载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使命和责任,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年代更是如此。她祝福同学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拥抱事物的“不确定性”,以不变应万变,挥洒青春活力,书写多彩人生。
研究生毕业生代表黄一凡回顾了在学院五年的宝贵时光,博学善教的老师们课堂上才思敏捷,课下循循善诱;优秀可爱的同学们学习上相互借鉴,生活中相互扶持。在这里,一代代统计人不断接力,共同谱写人大统计的辉煌。当今社会,统计学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他祝愿每一位毕业生,值此最好的时代,以梦为马,努力奋斗,走向社会,践行报效祖国的责任。
本科生毕业生代表张媛媛感谢学校、学院、老师和父母的培养,并提到了四年来面临的一个个“走心无悔”的选择,一次次“求真务实”的学术实践,正是这些鲜活的“统计”印象让她坚定了未来继续探索统计工作新途径、新方法,做好统计学科传承人的决心。
校友代表1999级本科生、2003级硕士研究生、中再寿险营业部总经理李奇以自身经历建议同学们选择以“统计”为核心竞争力的单位,以便充分发挥个人所长,在职业发展中让“成就感”助力个人前进。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工作的能力边界在所难免,要尝试通过具体的案例突破它,在多次边界的尝试中逐步提升自我。最后,他叮嘱同学们进入职场,需要积极融入集体,时刻保持学习姿态,维持自我信心。
统计学院副院长李扬宣读2021届统计学院校友年级理事聘任决定,为2021届校友年级理事胡夏新、陈思宇、黄一凡颁发聘书并授旗。
部分毕业生分享了毕业感言,向母校、学院和老师表达了感恩。毕业生代表向毕业班班主任献花,班主任也对同学们送上真挚祝福和叮咛。
王晓军代表学院全体老师再次向毕业生表示祝贺。她表示,统计学科创建70年以来,学院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人大统计学科正以稳健和积极的步伐迈向国际一流行列。王晓军表示,一是希望同学们永葆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做有理想、有信仰、有良知、有品德、有品位、有修养、有担当、有知识、有能力的时代新人。青年一代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应主动担当起影响世界、改变世界、复兴中华的伟大责任。二是“克服‘内卷’,拒绝‘躺平’,主动作为,做最好的自己”。她号召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内心动力,抛弃急功近利,脚踏实地突破创新,致力于攻克我国“卡脖子”工程,为建设祖国作出更大贡献。三是希望同学们保持纯真,保持善良,坚持自律,积极乐观,生活幸福。她鼓励毕业生对工作和生活永葆激情,勇于接受挑战,同时也要有承受失败的勇气和能力,信守承诺,坚忍不拔。
至此,统计学院2021届学位授予仪式暨毕业典礼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