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东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东北农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副校长刘竹青带队赴建三江分公司推进2021年校企全面合作

发布时间:2021-06-28 17:18:59    浏览次数:248    来源:东北农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为持续深入落实校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东农•建三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切实有效运行,扎实推进2021年科技合作项目有效落实,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6月24日至25日,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竹青,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朱志猛、副院长宋珲,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养殖专家尹海富副教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三江“示范区”负责人孙文鹏等一行5人,赴建三江分公司开展2021年校企科技合作工作推进交流和项目检查。

6月24日,“东农•建三江2021年校企合作工作推进交流会”召开。建三江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于家傲,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宝林,农业发展部部长李国俊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张宝林主持。



工作推进交流会现场

刘竹青在讲话中指出,随着国家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特别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国家全面开启了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我省也提出了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要求,学校作为龙江唯一一所211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的农业高校,切实发挥科技、人才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地为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好务,为龙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服好务,是学校今后一段时间社会服务的主攻方向,更是学校今后一段时间社会服务的重要课题。建三江作为学校服务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工程,从2019年合作以来,尤其是2020年建立“东农•建三江寒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后,校企之间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合作机制更加科学,合作效果更加有效,坚持走下去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效。刘竹青强调,建三江分公司是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标杆和旗帜,学校将继续贯彻落实校企全面合作协议,围绕“东农•建三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和任务安排,科学统筹、细致谋划,以需求为导向,持续推动学校与建三江分公司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输送、学生就业、专家服务等方面的全面深化务实高效合作,助推建三江分公司打造农业现代化先行示范区,服务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副校长刘竹青讲话

宋珲对我校与建三江分公司2019年至今的整体合作情况及工作亮点进行全面汇报,就“东农•建三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的体系构建、组织架构、工作机制、重点任务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未来校企合作工作思路进行了交流。孙文鹏重点针对2021年校企科技合作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



宋珲做工作汇报



孙文鹏做2021年项目汇报

校企双方就2021年工作及未来合作等内容进行了沟通交流。

于家傲在讲话中指出,建三江分公司与东北农业大学自2019年至今持续推动全面合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得到了建三江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赞誉。校企建立全面务实合作关系,是建三江分公司的幸事。“十四五”期间,面对国家和省里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要想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校企合作是必然选择。通过2年多的合作实践,校企双方加深了了解,增进了感情,更增加了坚定走下去的决心和信心,校企合作未来可期。一是双方领导高度重视,高层互动频繁,校企合作站位高;二是建三江在省内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上代表性强,校企合作引领作用突出;三是建三江分公司国企改革之后,主责主业更加明确,未来发展具有体制保障,未来合作提升空间和提升潜力巨大。围绕今后工作,于家傲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注重突出重点,围绕北大荒整体发展的“32366”战略任务,做好黑土地保护、数字农业、农业三减、绿色生态、秸秆综合处理等方面的合作;二是要高起点高站位进行示范引领,加快推动具体合作落实落靠,取得实效;三是共建良好沟通机制,促进校企合作落实更加高效,实现合作多点开花、多领域开花。



总经理于家傲讲话

6月25日,刘竹青一行先后到红卫农场、前锋农场等地就2021年校企科技合作项目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与指导。

在红卫农场,刘竹青一行现场查看了我校“智能、高效精准变量施肥技术”和“智慧农业”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听取了相关汇报。针对“智能、高效精准变量施肥技术”,农场技术人员表示,该技术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与变量施肥技术”和“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两项技术的优点有效融合在一起,通过上一年度的多光谱无人机与卫星遥感、土壤养分测试,为耕地量身定制了“施肥处方”并“对症下药”,从而实现每一平米耕地的精确施肥,达到了减少施肥量、保护耕地的目的。项目实施以来,我校彭显龙教授团队多次深入到建三江进行项目对接、现场指导,保证了项目的实施效果。



现场查看“智能、高效精准变量施肥技术”示范田

在“智慧农业”指挥中心,刘竹青一行现场观看了远程控制无人插秧机插秧演示以及智慧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演示。我校苏中滨教授表示,红卫农场智慧农业项目,以北大荒集团“双控一服务”为指导,以提升红卫农场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在红卫农场智慧农业一期项目建设基础上,根据红卫农场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升级、完善了智慧农业管理平台,使红卫农场智慧农业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智慧农业”工作演示

在前锋农场,刘竹青一行对“育秧基质研发与应用项目”和“水稻稻蟹综合种养项目”进行了现场检查。



现场查看“育秧基质研发与应用项目”试验田

围绕“育秧基质研发与应用项目”项目,农场科技园区技术人员介绍,该项目基于新型HTH技术制备人工腐殖质,搭配当年本田土、贫瘠土、盐碱土等施用,为有效解决东北地区育秧土短缺和肥力不足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解决路径。目前,经过人工腐殖质优化处理的本田土已经实现了稻苗繁育,田间长势很好,将继续跟踪在秋季进行对比分析。



前锋农场工作人员“水稻稻蟹综合种养项目”进展情况报告

在“水稻稻蟹综合种养项目”示范田现场,农场科技人员介绍,该项目在前锋农场示范面积共计300亩,目标是优化稻蟹综合种养模式,提高河蟹成活率和回捕率,形成建三江“稻蟹共作技术规程”。自4月以来,专家先后4次深入到各农场,累计40人次,与种养结合示范户就蟹苗驯养,暂养池、育肥池、越冬池设计等技术环节进行现场指导,河蟹成活率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