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东南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东南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东南大学在肿瘤温和光热治疗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1-06-29 15:24:14    浏览次数:458    来源:东南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6月18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在线发表了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梁高林教授课题组和吴富根教授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Intracellular Nanoparticle Formation and Hydroxychloroquine Release for Autophagy-Inhibited Mild-Temperature Photothermal Therapy of Tumor》。该文章提出了一种酶触发的细胞内光热纳米粒子形成和自噬抑制的策略,能够实现肿瘤温和光热治疗的疗效增强(Adv. Funct. Mater., 2021, 2102832)。



传统的肿瘤光热治疗温度通常高于50 oC,可能会导致健康组织受损、肿瘤的转移和复发等副作用。肿瘤温和光热治疗(温度低于45 oC)可以有效避免以上的副作用。酶诱导自组装可在病灶部位浓聚和释放药物,在癌症诊疗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势。然而,基于酶诱导原位自组装实现肿瘤温和光热治疗疗效增强的策略尚未见报道。梁高林教授课题组合理设计出一种对碱性磷酸酶和酯酶双响应的分子前药。该前药在癌细胞内酶的诱导下自组装形成光热纳米颗粒,同时释放羟基氯喹。在癌细胞接受温和光热治疗的同时其自噬被抑制,从而显著提高恶性肿瘤的光热治疗疗效(见下图)。与吴富根教授课题组的合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酶触发的细胞内光热纳米粒子形成和自噬抑制的策略显著提高了裸鼠模型肿瘤的温和光热治疗效果。这种“智能”策略可启发人们设计新型前药分子用于癌症的协同治疗,在疗效增强的同时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高歌和博士后孙先宝。吴富根教授和梁高林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了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面上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博士后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