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西北师范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兰州通史》出版献礼建党百年

发布时间:2021-07-01 09:54:30    浏览次数:258    来源:西北师范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6月29日,编纂历时4年,共240万余字的五卷本《兰州通史》在兰州举行首发仪式。作为兰州市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之作,该书填补了兰州历史研究的空白,反映了陇原儿女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讴歌了新中国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嘉毅,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朱天舒出席首发仪式并为新书揭幕。王嘉毅部长,朱天舒书记,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俊宗教授、西北师范大学校长刘仲奎教授,《兰州通史》总主编、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田澍教授等向优秀共产党员、各市县区文化部门、优秀学生等各界代表赠书。仪式由中共兰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宏主持。



张俊宗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兰州通史》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接地气”,为我们讲述了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兰州历史演变的脉络,读起来亲切、生动;二是将兰州放置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长时段和“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展开,对兰州历史文化的特色等作出今天学人的解读,表现出西北师大学人在历史研究中构建“话语体系”的尝试和担当。这就需要我们担负起“发思想之先声”的重任,将之作为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在继承历史学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构建起新时代中国历史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用我们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来讲好“中国故事”。



据悉,在《兰州通史》编纂过程中,参与撰写的各卷成员广泛收集史料,系统梳理正史、方志、笔记、游记、报刊、档案、回忆录、口述访谈等史料,始终秉持兰州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民族交融、国家安全和对外交流前沿的原则,做到政治、经济、文化的有机统一,一般内容与重点内容的协调统一,把学术性与通俗性融于一体,力求做到权威性与通俗性、学术表达和图文并茂的有机结合。同时,编纂委员会进行模式创新,编辑出版了《



据了解,自2017年8月31日正式启动《兰州通史》编纂工作以来,编纂委员会先后组织并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西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宁波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学院、河西学院、陇东学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研究所、甘肃省社科院、甘肃省党史研究室、甘肃简牍博物馆、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甘肃省档案馆、甘肃文化出版社等省内外单位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召开了“《兰州通史》编纂体例论证会”“兰州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丝绸之路与西北城市史学术论坛”“《兰州通史》编纂大纲审定会”“《兰州通史》定稿会”等二十余次多种形式、规模大小不一的学术研讨会、审稿会议和各卷讨论会,对《兰州通史》的编纂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为保证《兰州通史》的学术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编纂工作启动之时,我们就将《兰州通史》确定为兰州市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之作。因此,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弘扬主旋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力求以翔实的史料、严谨的结构、简洁的文字,全面、客观地反映兰州的建置沿革、社会变迁、经济发展、民族交融、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的历史演变。经过近四年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五卷本240万字的《兰州通史》。可以说,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将再接再厉,编辑出版一部融学术性与故事性于一体的《兰州简史》。”《兰州通史》主编、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田澍教授表示。



为了确保《兰州通史》的学术质量,专门成立了由原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邓明先生担任主任、省内外对兰州历史有专门研究的专家学者组成的《兰州通史》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对《兰州通史》的总体结构、章节设计、重点内容、文字表述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作为通晓兰州地方史的专家,邓明先生的悉心指导和全程参与有力地保证了《兰州通史》的学术质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