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今年五月以来,为了更好地保障疫情形势下的校园生活,紫荆志愿者服务总队应声而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校内志愿服务,组建紫荆志愿者战疫“清”年突击队。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常态化开展需要大量人手,不少院系、党支部和党课小组以集体名义参加“突击队”,引导扫码、试管转运、提醒保持间距,有他们在,检测得以有序开展。对快递消杀在校园快递点,志愿者们对快件逐一消毒,从他们手里接过快件时,很安心。清青供水台买水不方便?食品不好买?“突击队”队员们在校园里摆起了小摊,补给基本物资、保障供水充足,切实服务同学们的需求。夏天到了,但空
查看详情构建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以二次电池为代表的储能器件则在其中扮演着连接发电源头与终端需求的重要角色。电解液作为二次电池的一大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快充性能和循环寿命等,因此始终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促进了基于基本物理和化学理论的分子模拟方法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数据科学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分子模拟方法能够从电子、原子和分子层面揭示微观机理、解释宏观现象,而数据科学方法则具备从实验与计算模拟结果中进一步挖掘信息的能力,两者正
查看详情化学品存储、气体安全、用电安全、高温高压设备运行、应急设备、安全保障设置……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升级,如何保障实验室安全与同学们日常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成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此特殊时刻,清华的师生们携起手来,用行动给出了问题的答案。“虽然疫情给我们的实验和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但我们一定不能放松安全意识,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当作实验室负责人!”“做出留守的选择是一种奉献,老师们带头上了,作为被服务的同学,为系里做一些事情难道不是应该的吗?”“疫情当前,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保障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是一大挑
查看详情5月25日下午,学校教学委员会培养与课程分委员会春季学期第二次会议在线上举行。会议针对学校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专题,从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人员围绕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评价标准各抒己见,深入交流研讨。环境学院院长刘毅建议,研究生培养既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战略推动学硕向专硕转型,也应加强博士生阶段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本科阶段目前多种培养形式并行,培养方案的评价标准应明确边界,厘清目标和方向。社科学院党委书记刘涛雄认为,好的培养方案要有适当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之
查看详情“你今天做核酸了吗”“滴,体温正常”“回双清了”“上网课啦”“战疫突击队集合”……近日,一组由电子系研团设计推出的“无小虎战疫篇”表情包 “走红”校园,成为电子系师生们微信聊天中最喜爱的校园网络防疫吉祥物。这组表情包共有16个,画风简洁明了,生动可爱。以“虎年”和“EE”元素原创的电子系“无小虎”化身在校师生,融入到校园核酸检测、食堂测温、乘坐校车往返、线上组会和上课、参与战疫突击队等不同防疫场景,生动再现了清华师生在校园封闭管理期间的战疫日常,科普了校园防疫知识,缓解了在校学生的焦虑情绪,让使用者在无
查看详情5月30日,中国工程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同时举行了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仪式。清华校友朱高峰荣获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清华教师王玉明、余刚,校友潘一山、宋永华等39位专家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朱高峰朱高峰,1935年5月生,通信技术与管理专家。1951—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8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电信工程学院,获工程师学位。曾任原邮电部副部长、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1994—2002年)。长期从事电信科研工作,为我国通信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
查看详情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五月份“清心茶话”活动于5月7日正式启动,也是清华大学组织的2022年525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的活动之一。“清心茶话”活动5月7日至23日,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教师就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导学关系、团体辅导等内容进行主题交流与分享。与同学们共同讨论了如何理解亲子从亲密到分离的全过程、父母和子女互相适应分离的方法;如何开展一段亲密关系、在亲密关系恰当沟通、维护疫情下的亲密关系;疫情期间焦虑的主要来源和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如何使用沟通“三段式”方法运用在导学关系交流中;团体辅导的各种形式、
查看详情4月21日晚19点,由法国国际当代艺术协会主办,法国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政府(省)赞助,法国里昂市市政厅支持的“相遇当代艺术(AIAC ARTS)”——第二届国际当代艺术展在法国里昂市-邦迪宫开幕。来自法国、中国、匈牙利等国的27位艺术家的200余幅作品展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服系教授李薇丝网版画作品《夜与昼》入选。李薇丝网版画作品《夜与昼》本次展览采用了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及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展览模式,增加了许多与观众的互动和沉浸式体验,如讲演、座谈,虚拟现实等诸多环节及内容。展览每个空间、每个角落
查看详情5月26日-27日,训练中心“手工制作创新实践”课程以线上的形式举办了“劳模进课堂”活动。活动邀请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届大国工匠荣誉称号获得者李万君,全国劳动模范、首都劳动奖章、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获得者刘宏,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首都劳动技能勋章、北京市能工巧匠获得者王文华,分别以“为祖国富强的无私奉献精神”“做又红又专国家人才”和“工匠精神与核心技术”为主题作分享交流。选修“手工制作创新实践”课程的清华与北大学生、训练中心教职工以及相关院校师生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李万君分享
查看详情为响应科技部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开展科技为民服务活动的精神,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于5月28日举办了“云端开放日”活动,面向全国广大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教师和社会人士开展公众开放活动。活动由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段学志主持。段学志(左)主持、骆广生致辞首先,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教授骆广生介绍了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史、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贡献,阐述了新征程中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制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时集体攻关的优势特色;希望多举办此类活动,使大众更加全面了解国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