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2022年的毕业论文答辩,这场重要的“交卷”仪式,在这个特别的时期有了别样的意义。纵使相隔两地,纵使遗憾难免,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的师生们为毕业生们送上最美的祝愿。愿不忘初心,追逐梦想,从这里扬帆起航,这里,永远是家。当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全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建议授予理学博士学位时,原本想用手机记录下这一难忘瞬间的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生邓铸,激动得把画面都录模糊了。二十多年的学生生涯就此落幕,屏幕前的他百感交集,虽然没有鲜花和掌声,缺少了拥抱和握手,但回忆起整个答辩的过程时,他依旧激动不
查看详情紫荆码变红,哪里都进不去怎么办?疫情之下,如何自我纾解情绪?网络卡顿是有什么故障吗?需要面试,学校有什么可以帮到我的?“叮铃铃……”电话接通,听筒里传来饱满亲切的声音,用心聆听一个又一个来电者的诉求。校园封闭管理期间,清华大学开通党办校办、本科生、研究生、心理咨询、学生公寓服务、后勤服务、信息化服务、校医院等多条热线,24小时在线值守,畅通师生服务的“暖心线”。送脚伤同学就医“您好,我膝盖受伤没办法动了!”一通紧急求助打来,保卫部即刻行动起来。两名校园巡查员迅速开车来到求助学生的宿舍,第一时间将其接送到校
查看详情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成会明院士、周光敏副教授课题组在锂离子电池直接回收与产物功能化领域取得系列成果,为锂离子电池的清洁回收及产物利用提出了新方法和途径。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和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锂离子电池的消耗量与日俱增。预计到2023年,我国废弃锂电池的产量将会突破50万吨。大量的废弃锂电池既是环境污染物,也是宝贵的金属资源。现行的锂离子电池回收方法包括火法、湿法回收等,存在着能耗高、使用酸碱试剂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课题组研究人员着力发展直接回收,并拓展回收产物的用途,实现回收
查看详情5月25日,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在发热门诊负压手术室,紧急为一名封控区患者行颅内血肿引流术,患者转危为安。患者2个月前受过脑外伤,近日出现头痛等症状,经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诊断,明确需住院治疗。当天上午,患者在家进行入院前准备时,病情突然加重,出现剧烈头痛、走路不稳、说话含混不达意等症状,不巧的是,其所在社区此时因疫情防控升级为封控区,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张培海(右图右一)进行手术患者家属立即与医院联系,神经外科副主任郭毅结合症状判断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来院就诊,联系医务管理部、疾控感
查看详情“无论是从对学生思维的引领、互动,亦或是教师自身表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和精神风貌,都对我很有启发。”“很多老师的课程都以互动形式开场,作为一门学生思政课程的老师,对于我而言,利用互动去把握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尤其重要。我通过观摩学到了很多!”这些被青年教师连连称道的课堂正是清华大学的标杆课。近期,为充分发挥标杆课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助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发展中心联合教务处在春季学期开设了17门标杆课的线上观摩,真实还原课堂,给青年教师带来沉浸式的观摩体验。中心还特别设计发布“观摩指南”和“观察记录表”,促
查看详情5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2022届本科生毕业班先进集体评选答辩会顺利举行。受疫情影响,本次答辩会线上进行。来自13个院系的13个本科生毕业班级,就思想建设、学习科研、文体志愿、感情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展示。各毕业班级所在院系的党委副书记、学生组长、年级主任、班主任等以及来自学生部、校团委和教务处的各位老师担任了此次评选答辩会的评委。线上答辩会部分人员合影航院力8班同学内外结合,同向发力,共同营造人人参与的班级优良学风。建班伊始,力8班就通过每周的集体自习建立了相互交流、共同促进的传统,在完
查看详情近日,根据国际机器学习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简称ICML)官网消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多个课题组及本科生共有23篇文章被接收,在本次会议获得丰硕成果。国际机器学习大会是由国际机器学习学会(IMLS)主办的机器学习国际顶级会议。今年举办的第39届ICML2022共收到有效投稿论文5630篇,共计1235篇被录用,录用率为21.9%。以下为交叉信息研究院部分入选成果展示(排序不分先后)。模态竞争:是什么让多模态联合训练在深度学习中
查看详情5月26日,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和智慧医疗研究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了2022年度精准医学科研计划战略项目指南论证会。由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相关理工院系、附属医院与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25名专家组成的论证组和指南编制组成员以及精准医学研究院、智慧医疗研究院科研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李水清致辞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李水清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精准医学研究院成立五年来,秉承“精准引领、医疗驱动、理工赋能、产业联盟”发展理念,在促进医工交叉领域发挥的重要示范作用;鼓励继续加大改革创新、探索出适合研
查看详情北京疫情防控处于关键阶段,为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材料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根据疫情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保障了实验课程平稳有序推进。材料学院为未央书院本科生定制的探索式学习课程“国器材料探微”在任课教师的统筹安排下充分发挥了探索式学习特色,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达成教学目标。“国器材料探微”(后8周)课程刚刚开课两周,就面临着疫情考验:因课程设计中有较多的实践动手环节,师生分居各处的现状给教学团队带来巨大的挑战。5月8日,任课教师吕瑞涛和赵玉珍在学校和学院的
查看详情对于我国370多万脊髓损伤患者来说,这项成果的意义是巨大的。在手术中植入人工脊髓系统,通过智能优化调控与针对性康复训练,近日,一名车祸截瘫患者,成功实现一步一步向前行走。该成果由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昌平实验室联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同完成。在团队的联合攻关下,人工脊髓系统在患者体内发挥神奇功效,实现了和患者的运动协同。从下肢无法运动到逐步恢复自主运动功能,再到实现自主站立、手持助行架自主行走,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就这样走进了现实。脊髓神经调控帮助截瘫患者重拾行走脊髓损伤被称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性难题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