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5月26日下午,清华大学2022届本科生毕业班先进集体评选答辩会顺利举行。受疫情影响,本次答辩会线上进行。来自13个院系的13个本科生毕业班级,就思想建设、学习科研、文体志愿、感情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精彩纷呈的展示。各毕业班级所在院系的党委副书记、学生组长、年级主任、班主任等以及来自学生部、校团委和教务处的各位老师担任了此次评选答辩会的评委。线上答辩会部分人员合影航院力8班同学内外结合,同向发力,共同营造人人参与的班级优良学风。建班伊始,力8班就通过每周的集体自习建立了相互交流、共同促进的传统,在完
查看详情近日,根据国际机器学习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简称ICML)官网消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多个课题组及本科生共有23篇文章被接收,在本次会议获得丰硕成果。国际机器学习大会是由国际机器学习学会(IMLS)主办的机器学习国际顶级会议。今年举办的第39届ICML2022共收到有效投稿论文5630篇,共计1235篇被录用,录用率为21.9%。以下为交叉信息研究院部分入选成果展示(排序不分先后)。模态竞争:是什么让多模态联合训练在深度学习中
查看详情5月26日,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和智慧医疗研究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了2022年度精准医学科研计划战略项目指南论证会。由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相关理工院系、附属医院与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25名专家组成的论证组和指南编制组成员以及精准医学研究院、智慧医疗研究院科研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李水清致辞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李水清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精准医学研究院成立五年来,秉承“精准引领、医疗驱动、理工赋能、产业联盟”发展理念,在促进医工交叉领域发挥的重要示范作用;鼓励继续加大改革创新、探索出适合研
查看详情北京疫情防控处于关键阶段,为保障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材料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根据疫情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保障了实验课程平稳有序推进。材料学院为未央书院本科生定制的探索式学习课程“国器材料探微”在任课教师的统筹安排下充分发挥了探索式学习特色,采取多种措施努力达成教学目标。“国器材料探微”(后8周)课程刚刚开课两周,就面临着疫情考验:因课程设计中有较多的实践动手环节,师生分居各处的现状给教学团队带来巨大的挑战。5月8日,任课教师吕瑞涛和赵玉珍在学校和学院的
查看详情对于我国370多万脊髓损伤患者来说,这项成果的意义是巨大的。在手术中植入人工脊髓系统,通过智能优化调控与针对性康复训练,近日,一名车祸截瘫患者,成功实现一步一步向前行走。该成果由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昌平实验室联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同完成。在团队的联合攻关下,人工脊髓系统在患者体内发挥神奇功效,实现了和患者的运动协同。从下肢无法运动到逐步恢复自主运动功能,再到实现自主站立、手持助行架自主行走,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就这样走进了现实。脊髓神经调控帮助截瘫患者重拾行走脊髓损伤被称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性难题
查看详情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他们坚持后勤不“后”、保障在先的信念,闻令而动,冲锋前行,起早贪黑,日夜奋战,扛住了货物运输、疫情防控、供餐模式不断调整等各种挑战,出色地保障了校园内师生的一日三餐。他们,是默默付出、肩负伙食服务保障职责的饮食中心全体职工,是清华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守护者。战“疫”中的“粮草”先锋队食堂伙食关乎师生健康,原材料优劣则直接决定伙食品质。饮食中心下属20个食堂近千种伙食原材料、餐用具等全部由采购科集中采购配送。随着学校疫情防控政策的升级,年近花甲的采购科科长芦永生在后勤部门第一个提
查看详情5月26日晚,“师说”系列微报告第二讲举办。清华大学医学院长聘教授、清华大学艾滋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林琦作“科技攻关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专题报告。本次讲座通过荷塘雨课堂进行线上直播,近1800名师生在线参加。张林琦作报告张林琦在报告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新冠病毒的微观结构和作用机理,并系统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疫苗研制和抗体药物生产的前沿进展。面临不断变异、具有高传播能力的新冠病毒,他从专业视角进行了研判,并分析和展望了科技抗疫的挑战和机遇。张林琦表示,研究病毒性传染病的重点和难点是研发高效抗病毒药物
查看详情5月31日至6月1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以下简称“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和慕尼黑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TUM-Tsinghua SIGS智能材料科研工作坊于线上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慕尼黑工业大学高级副校长朱莉安·温克曼(Juliane Winkelmann)出席本次工作坊开幕环节并致辞。杨斌致辞杨斌在致辞中表示,自2020年清华大学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签订旗舰型合作伙伴关系备忘录以来,双方不断深化和推进交流与合作。去年11月,双方举办的首届智能材料工作坊反响良好,今年将会继续进行为期
查看详情5月26日,新人文讲座《世界史系列专场》第十三讲在线举行。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刘晓峰教授做客新人文讲座,以”德川家康与日本文化”为题作主题演讲,阐释德川家康对日本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讲座嘉宾刘晓峰教授刘晓峰以“应仁之乱”为楔子,回顾从室町幕府时代(1336-1573)后期到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的日本历史。他指出,日本战国时代是上下秩序完全被打乱的时代,也被称作“下克上的时代”。群雄并起中最有实力结束战乱、统一日本的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即日本“战国三杰”。刘晓峰详细介绍了这
查看详情5月28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2022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在线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新格局下的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包括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场并行分论坛与论坛总结环节。王亚华介绍论坛情况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农研院副院长王亚华教授介绍了论坛情况。他表示,“清华农村研究博士生论坛”已成为农研院的品牌项目,在促进成果和学习交流、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等方面成效显著。他鼓励青年学子勇担时代重任,砥砺奋斗,不懈前行,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何宇鹏主持论坛总结清华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