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天津大学举行。海南大学参赛作品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海南大学获奖情况序号作品名称获奖等级参赛学生指导教师学院1椰氢——面向低成本电催化制氢的椰衣生物炭基复合镍钴材料的 制备及装置一等奖吴瑞宝、赵铱涵、张梓祺、李行、姚崇、郭嘉伊李进、邢靖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2“绿色黄金屋”:
查看详情“嘉和,你的实验样本抓紧送去测宏基因组……”,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家超老师在电话中对他的学生叮嘱道。这样的对话,和他一起工作的志愿者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张老师一有空闲,便会打电话指导学生加快实验进度。他宁可自己苦点累点,也不愿落下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进度。”周围的同事说道。作为学校第七批抗疫志愿者中的一员,张家超老师被安排到定安县定安中学参加支援,成为该集中隔离点的双点长之一。面对集中入驻隔离人数达四百名之多、隔离人员情绪需要安抚、缺乏隔离点管理经验等问题,他连夜学习隔离点管
查看详情刚入职管理学院一年的杨青老师,是海南大学派出的第六批志愿者之一。受家乡文化影响,杨青老师说:“古时花木兰能够替父从军上战场,今天自己也能像男老师一样去三亚抗疫,绝不会怕苦怕累。”海南大学第六批志愿者合影(左三为杨青老师)送游客返乡之路,是走过最美的路。杨青老师抵达三亚后立即加入数据组,负责核对滞留游客信息、组建离岛包机,与同事开会讨论完善数据库等事宜。三亚离岛航班开通后,杨青老师立即转换身份,作为跟车员转运滞留游客。从上车到下车,滞留游客一声声的“谢谢您!辛苦了!”让闷热的大白服也凉爽了许多。杨青老师在处
查看详情近日,农业农村部下达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项目任务清单和绩效目标的相关通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杨然兵申报的“海南省南繁育种全程机械化科研实验基地建设项目”获得农业行业基础能力建设中央政策支持。该项目与海南省南繁管理局和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达成合作,立足解决国家南繁育种装备相关科学问题,开展育种全程机械化装备核心技术、关键部件与相关装备整机的性能、适应性试验等工作,便于进行相关研究成果的集成示范推广应用,为育种专家提供便捷高效的集中供给服务。据悉,该项目计划对南繁育种全程机械化实验室进行改造,建设
查看详情八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海南俨然打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海南大学儋州校区保卫办负责人孔庆锦老师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甘于奉献,毅然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担起了校园疫情防控的责任。保卫办作为儋州校区防疫的第一道关卡,孔庆锦老师要求门岗值班人员以十二分的精神值守岗位,对于进出校园的人员和车辆核验行程卡和健康码,并提醒进校人员佩戴口罩,确保将疫情阻断在校园之外,努力创建校区安全大环境。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针对静态管理期间教职工面临的买菜难等问题,孔庆锦老师亲力亲为,给住户提供代购代买送货上
查看详情8月伊始,面对严峻的抗疫形势,学校统战部挂职万宁市兴隆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的陈丹老师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兴隆橡胶六分公司三个集中核酸采样点指挥长的工作。“请大家领好核酸检测物品,接上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及时赶往采样点,按时进行采样……”陈丹老师已经将这些话倒背如流。每一轮核酸检测,他都是早早地来到检测点,在现场调度指导,确保人员、物资精准到位,保障检测工作顺利进行。他来回奔波于各个采样点,对场地布置、秩序维护、信息采集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认真检查和耐心指导,并叮嘱大家坚守岗位,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措
查看详情八月,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海南大学学生工作队伍闻令而动,迅速在海甸校区南区学生住宿区成立临时党支部,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迅速进入战“疫”状态,以实际行动践行海大学工人的使命与担当。科学防控,用心用情精准掌握学生情况落实防疫工作要求、保障学生安全,是学工人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的关键。为了摸清数据、精准把控疫情实时动态,临时党支部全体委员每天坚持下沉防疫一线,做好进出人员管理。支部书记李子昂老师每日居住在宿舍,带领党员走访学生宿舍、摸清学生底数、了解学生诉求,每日更新在校学生行程动态,确保信息数据统计工作
查看详情疫情突袭三亚,海南大学青年教师纷纷投身社区一线,成为一名忙碌的志愿者。他们用率先垂范践行着“为人师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海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学院)教师党员秦小立,积极响应学校党委的号召,成为海南大学支援抗疫志愿者队伍的一员,于8月9日奔赴三亚支援抗疫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出发的命令,秦小立老师便立即出发,抵达三亚吉阳区东岸村当晚,他顾不上整理行李,就迅速投入到有关疫情防控、个人防护、核酸信息采集等操作流程和规范的学习
查看详情8 月初,面对三亚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海南大学党委快速响应省委号召,首批青年志愿者教师 15 人即刻驰援三亚。根据分工安排,他们先后在三亚海棠区和吉阳区干沟村社区进行志愿服务任务,“党建红”“防疫白”交相辉映,成为疫情防控一线一道靓丽的风景。8月19日夜,海南大学支援三亚志愿服务队转战吉阳区。听党指挥,转战高风险地区。8 月 7 日至 19 日,我校首批援亚志愿服务队前期在三亚海棠区开展“菜篮子”保供、核酸检测、滞留游客引导、隔离酒店保障和追阳流调等志愿服务任务。鉴于疫情发展态势,8 月 19
查看详情“最美的青春在抗疫一线绽放。”自海南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以本省生源为主的海南大学农业农村学院学子,积极响应、迅速集结,化身抗疫志愿者,用行动诠释了青年一代“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殷切期望”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主动请缨,“大白”“蓝马甲”勇挑重担在海南疫情肆虐时,得知社区招募志愿者,王雪莲同学第一时间报了名,主要负责录入核酸信息、分发棉签和试管等工作。“之前从新闻中了解到一线抗疫人员的辛苦,但真不知道有那么辛苦。只有自己穿上那身防护服,才能感受到责任有多重。”从早上五点到中午十一点,她切身体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