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推动非遗资源和保护成果的共享利用,倡导非遗融入生活、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设计艺术学院“陇南行暑期小分队”团队于2021年7月27日—30日在陇南市武都区及定西市岷县开展了为期4天的“探寻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由设计艺术学院张书涛老师带队,由设计艺术学院4名艺术硕士、2名设计学硕士研究生、4名工业设计本科生共计10人参与。
7月27日,团队抵达陇南艺海巨匠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经由张兴海先生介绍,了解木雕、石雕、紫泥文化。张兴海先生工作室中呈列着砚台、崖柏、木雕根艺、奇石、紫袍玉等工艺品,其主要制作木雕及栗玉砚。木雕作品承袭明清木雕技艺:风格古雅、结构优美、题材多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张兴海老师为团队介绍石雕作品
7月28日,团队调研了陇南市武都区非遗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南市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武都木雕、栗玉砚制作技艺、阶州唱书、高山戏等,其中最具代表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山戏”。高山戏在武都等地流传了数百年,深得民众喜爱,它是古时劳动人民价值观、世界观的体现,是历史的见证,是当地人民的精神食粮。开展高山戏文化的研究将会给我国民俗文化、戏剧文化的研究增添新的内容。挖掘、传承、保护高山戏可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非遗中心负责人为团队讲解武都高山戏
7月29日,团队拜访了紫泥传承人关联先生,关联先生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肩负陇南紫泥传承的重担,历数十余年的坚持创作出了众多的艺术作品,为家乡绘制了一张耀眼的名片。关联先生提到,他的使命就是复原紫泥封、传承武都紫泥文化,让家乡的这一珍贵文化遗产,不被岁月的尘埃所湮没。
关联先生与团队探讨紫泥文化
7月30日,团队调研了甘肃精艺铸造传承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陇中黄土高原、甘南草原和陇南山地接壤区,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先民在洮河两岸繁衍生息,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加工业种类繁多,铜铝翻砂铸造工艺是其中最有特色的老手艺之一。
铜器浇铸准备现场
期间,团队还调研了陇南市的文创产品市场,对文创产品设计、地方特产及其包装设计等进行了深入了解。后期,团队将及时总结梳理调研资料,将其充分融入到本科科研创新训练、研究生课题等实践环节,深入挖掘武都高山戏、武都紫泥、岷县青铜器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