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国农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小村落变身昆明乡村振兴“样板间”

发布时间:2021-10-15 14:52:25    浏览次数:436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河湾村创意农业示范基地。

对话

记者:“如何看待乡村振兴与‘向往的生活’的关系?”

李小云:“我们守望乡愁,也渴望发展。把自己的村庄建设好,不仅是给别人看的,也是让我们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更被鹭鹚千点雪,破烟来入画屏飞。”——唐代诗人韦庄的《稻田》诗中有画。

一条河湾蜿蜒曲折,形状如马蹄。河湾三面环抱着小村落,村后便是青山。走在村中小道,竹林青翠,稻香引来蝴蝶、蜻蜓,白鹭从田间飞过。大地为幕,彩稻作笔——宜良县耿家营乡河湾村“画”中有诗。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诗中的归园田居,是不少人“向往的生活”。对于这份恬静与悠闲的向往,成为昆明乡村振兴工作的动力。乡村振兴迎来从政策设计、重点突破向全面推开、提质增效的发展新阶段。

在探索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如何处理好“落后”与“现代”,“宜居”与“喧嚣”间的关系,寻求最优解?一场关于城市与乡村边际融合的实验就此展开。

2017年,浙江大学与宜良县耿家营乡共同打造河湾村创意农业示范基地。当第一株彩色水稻插入田中,没有人会想到,昆明农民通过彩稻种植打造出了农画一体、农旅一体的创意农业产业。

同样的,两年前,连最早参与彩色水稻景观打造的宜良县九乡乡麦地冲村小组书记寇存林都没有想到,麦地冲将成为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的核心示范区。换句话说,一个“藏在深闺”中的小小村落,竟成为昆明市乡村振兴“样板间”。

如果只是彩色稻田,当然没那么大的魅力。在耿家营乡河湾村先行先试的基础上,九乡乡集中力量打造“七彩梦乡麦地冲”,大力发展乡愁式、参与式、休闲式乡村旅游,以“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把农田变成了景观,把村庄变成了景区。

并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看好“彩色稻田”项目。彩稻产量相对较低,稻米也并不如普通水稻好吃;通往景区的路不好走,连导航都没有具体定位。游客来到观景台上看了景,半小时后就驱车返回——“留不住客人”才是最大问题。

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文科资深讲席教授、小云助贫中心创始人李小云受聘担任昆明市乡村振兴首席顾问。麦地冲成为他的团队开展先行实验的第一站。

“城市和乡村要成为互嵌的融合体。”这是李小云团队的理论基础。“利润留村庄,房舍变客居”,这是将麦地冲打造成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村庄的具体实践思路。刚一进驻,他们便对麦地冲村闲置宅基地、农房情况进行全面摸底,通过流转,由村集体统一改造为示范民宿区,并成立创业公司,吸引返乡创业人才,正式启动 “乡村CEO计划”。

黄庆原是最早加入创业公司的村民。在闲置农房流转中,他放弃了1.5万元的补偿款,以自家的烤烟房入股民宿经营。随着游客盈门,他对麦地冲的前景更加期待:“以后来麦地冲村的游客会越来越多,民宿‘利生利’,我也从农民变成‘股东’。”

“七彩梦乡麦地冲”的成功打造,成为可迅速复制的成功经验。从西山核桃箐,到宜良马蹄湾;从晋宁沙堤到禄劝翠华……以彩色水稻景观为代表的创意景观农业在昆明遍地开花。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也因稻田景观打造加快步伐。从喧嚣中觅得宁静,于田野中收获财富,城里人和村里人一同拥有“向往的生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