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西安交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调控锂枝晶生长界面助力长循环锂金属电池

发布时间:2021-11-04 16:46:16    浏览次数:352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电动汽车和无人机市场的快速增长,促使研究者开发更高能量密度、功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的二次电池。锂金属的高理论比容量(3860 mAh g-1)和低电化学电位(-3.040 V vs.标准氢电极),使其成为最理想的负极材料之一。然而,锂金属负极在实际应用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锂金属负极在重复的循环过程中,表面能高的位点容易引起锂的不均匀沉积生长(枝晶的形成),导致电池内部短路和热失控等严重事故。近年来,通过修饰负极/隔膜界面,如复合锂负极、调整电解液组成和添加剂等方法来抑制枝晶生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针对这一问题,化学学院丁书江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疏导锂枝晶生长的策略,使发生锂枝晶生长的主要界面从负极/隔膜界面转移到集流体侧界面,从而保护了电池隔膜,延长了电池循环寿命。最终,该锂金属复合电极结构在磷酸铁锂/锂金属全电池应用中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4%)。该工作为探索锂金属负极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新策略。

该研究成果以“电流密度调控金属锂沉积界面助力长循环锂金属电池”(Current-density regulating lithium metal directional deposition for long cycle-life Li metal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学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交大化学学院博士生毛恒,通讯作者为西安交大化学学院丁书江教授。

该项研究是在研究生院交叉博士培养计划支持下,与能动学院环境工程系延卫教授共同指导下发表的。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的支持,论文中的表征及测试得到了中科院化学所文锐教授、西安交大化学学院苏亚琼教授、厦门大学蔡转运博士、中科院化学所刘桂贤博士的帮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