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南京师范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中国心理学名家张厚粲先生与我校心理学院师生代表进行百年心理人的深度对话

发布时间:2021-11-11 17:08:46    浏览次数:252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亦是中国心理学会建会一百周年。青衿之志十秩无悔,初心赓续履践致远。中国心理学会不断发展壮大,几代心理学人砥砺奋进,锐意开拓。百年“心”路映芳华,名家对话勉后生,在南京师范大学,一场“90后”心理学名家与“00后”心院学子的深度对话就此展开。

近日,乘着“中国心理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暨新时代中国心理学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圆满召开的东风,莅临大会的张厚粲先生与我校心理学院学子在广乐楼前合影留念,并与学院师生代表进行百年心理人的深度对话。



张厚粲先生与南师大心理学院学生合影留念

家学渊博创教育伟业 辉煌百年践学者初心

张厚粲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担任国务院参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实验心理学、人类认知、心理和教育测量等领域功勋卓著。七十余年的教学科研生涯里,张先生率先垂范、带头深化心理学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长期在心理学教育教学方面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张先生已被列入美国传记学会国际杰出领袖人名录、英国剑桥世界妇女名人录,曾获得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艰苦卓越成就奖等辉煌荣誉。

韦编三绝访真知之路 业精德成展心理宏图

访谈对话中,张先生满怀深情地向学生讲述了她曲折坎坷又丰富充实的求学经历。1932年,她5岁便主动跟随姐姐进入北师大附小学习;1937年因卢沟桥事变辗转进入美国教会学校贝满女中,由此打下了坚实的英文基础。1944年高中毕业,考到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1945年4月底转回北京辅仁大学,插班进入二年级心理系。在充满战火的时代,自己秉持着一颗不断求真求实的探索之心辗转求学,虽然历经坎坷,但最终在辅仁大学所传授的正统德国心理学知识的启迪下找到终身奋斗的治学方向。


中国心理学名家张厚粲先生与我校心理学院师生代表进行百年心理人的深度对话


张厚粲先生与心理学院师生深度对话

从此,张先生便在心理学的道路上勤耕不辍:1982年将认知心理学引入中国、主编中国最早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教材;率先开设“心理测量”课程、领导1980年代中期中国高考的测量学研究、不断扩展心理学应用范围;长期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委、紧密团结学界同仁、刻苦研攻前沿思潮;2000年担任国际心联副主席、携诸多学界专家合力将中国心理学成果推向世界,不断发挥中国心理学人在全世界层面的影响力直至成为中国心理学公认的奠基者。回顾如此辉煌伟大的治学经历,张先生始终用平淡坚定的语气鼓舞学子:“治学要排除名利的干扰,不必拘泥于是否成大名、获大利。而是要立足专业,磨砥刻厉,坚定目标,奋发进取!”

爱国奋进履鸿鹄之志 沥血呕心显名家担当

张先生以温暖幽默的语言与大家分享起自己的研究工作经历。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辅仁心理学并入北师大,整个教研组只有3个人;自己曾以助教的身份独自统筹实验室、资料室、办公室等多方事务,开创性地建立了一间条件反射实验室,虽条件艰苦却无悔研攻、初心长在。1953年,凭借强大的自学能力帮助众多归国青年教师翻译俄文心理学著作。在国家改革开放时期的20世纪80年代,学校不能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但为了学科发展,坚持自掏腰包承担出国交流的重任。直至如今,94岁高龄的张厚粲先生依旧扎根于讲台,坚守在心理学研究岗位上,为培育新一代的心理学人以及推动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呕心沥血、不懈努力。有条件要研究、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研究。“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张先生辉煌的科研伟绩福及后人,张先生钻艰研微的科研之路仍在继续。

对话中,面对同学们对于如何能在困难时期潜心研究的问题,张先生这样回答:“我从来不争名逐利,只是全心全意地团结学界同仁,把手边的研究做好做棒。如今,中国综合国力的进步给中国心理学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平台,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又能切实助推全社会发展不断向优向好,中国心理学人持续担任国际心联重要职务,这些伟大的成绩恒久地鼓舞着我不离讲台、不离研究。”这位象征着新中国心理学发展史的伟大学者,用温暖真诚、坚定有力的声音向同学们寄语:“如今这是最好的时代了,什么都不必担忧!一个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发达的心理学,你们这样新一代的年轻人趁年轻,好好干,所有的困难都能克服!要记住,心理学研究是恒久坚持的事业,是肩负社会期许的事业;年轻人要胸怀人民,将学习研究落实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上!”张厚粲先生温暖真诚的话语让所有在场师生倍受鼓舞,深深感动。学院师生坚定表示愿以青年人的蓬勃力量不畏挫折、直面挑战,用青春奋斗之姿为祖国的心理学事业贡献力量,彰显南师大心理学人的社会担当!



张厚粲先生向心理学院师生传授治学经验

栉风沐雨续百年之路 心院学子启崭新征途

不知不觉,这场温暖深入的对话接近尾声。张先生对此次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中国心理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暨新时代中国心理学发展研讨会”做出了高度的评价,真诚表达了对大会所有幕后工作人员的感谢与赞许。她这样表达:“面对当下疫情影响,南师大能在遵循各类防控条件基础上将这届大会办得如此精彩,确实令人敬佩!中国心理学会风风雨雨100年如今回到它成立的原点即南京师范大学召开本届盛会,这绝对是一件足以载入中国心理学发展史册的盛事!”

对话结束后,学院学子感怀提笔,纷纷记录下人生中这段宝贵的学习经历。



张厚粲先生于接待途中与心理学院学生伍丽萍探讨专业问题

至此,这场“浸润心灵,启迪智慧,点燃梦想,提升格局”的对话名家活动圆满结束。一位身先士卒的学界泰斗,亦是如师如母的亲近长者;一场一小时的面对面对话,使得所有参与师生感悟到“胜读十年书”的智慧启迪。中国心理学会与南师大心理系已携手度过百年辉煌历程,如今共同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节点上承传中国心理学的百年薪火,展望新时代心理学蓬勃发展的光明未来。南师大心院学子更应继承发扬张厚粲先生“厚重、粲然”的学术研究精神,不负先生的殷殷期许,秉承“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目标,努力争当中国心理学杰出的接棒者和发扬者。正德厚生,科研实践皆为正心明理;笃学敏行,拼搏成长绽放最美青春——我们笃信,南师大心理学院的优秀学子必能自觉承传中国心理学的百年文脉,面向社会、面向祖国、面向未来,在科研与实践中彰显中国心理学科的伟大价值,在服务与奉献中肩负中国心理学人的责任担当!

张厚粲先生还有一个尤为特殊的身份,她是我校前身三江师范学堂创始人张之洞先生的孙女。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他把兴学育才作为强国安邦的重大举措,对中国近代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在我校即将迎来120周年华诞之际,张厚粲先生的亲身讲述,对于引导同学们感悟和传承先贤教育报国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