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南京师范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南京师范大学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第七届中国LHC物理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11-30 10:12:08    浏览次数:269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11月25日至28日,由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第七届中国LHC物理研讨会(CLHCP2021)”在线上顺利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谢心澄院士,数学物理科学部董国轩副主任,数理学部物理二处李会红处长受邀出席会议,谢心澄代表基金委讲话。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技大学粒子科学与技术中心主任赵政国院士在开幕式发表讲话,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序余教授代表会议举办方致开幕词,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高原宁院士致闭幕词。

位于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科学仪器,也是现今世界上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由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科学工作者共同设计、建造和使用。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参加LHC实验,是最早参加LHC国际合作的国家之一,也是重要参加国之一。中国LHC团队在2012年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及其性质测量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LHC物理研讨会(CLHCP)是所有中国LHC成员年度最大规模盛会。

张序余副校长在开幕致辞中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对兄弟院校对南京师范大学学科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张序余介绍了学校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表示学校高度重视高能物理实验的国内外合作,积极参与LHC物理研究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学校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CMS团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谢心澄院士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参加LHC实验的历史,对中国LHC团队近年来的成长予以充分肯定,并对团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表示祝贺。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平加仑教授主持开幕式。

来自国内外近百所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家及学者500余人在线参加了为期四天的会议,超过3200人次观看了直播和回放。会上近200个理论和实验报告涵盖了目前粒子物理研究前沿的重要方向,如新物理的寻找、标准模型的测量、未来加速器发展等。学者们重点展示了一批由中国LHC学者主导完成的最新研究结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



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力发教授主持了11月26日晚上的公众讲座。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能所欧洲强子对撞机实验和未来加速器培育主管科学家娄辛丑做了题为“高能量粒子物理前沿—未来国际大型粒子加速器势态”的公众讲座,2000余人在线聆听和参加了讲座,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在11月28日举行的闭幕式上,高原宁院士为大会致闭幕词,总结了本届会议的亮点物理成果,提出了日益增长的新粒子和新物理发现需求与LHC发现能力的矛盾,并对中国LHC团队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南京师范大学易凯教授代表下届会议承办单位和本届会议地方组委会欢迎大家2022年CLHCP相聚于“东方最美校园”,参加南师大120周年校庆相关活动。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物理系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王青教授主持了闭幕式。

南京师范大学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与声学、天体物理等全尺度领域形成了一批优秀成果。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参加了欧洲核子中心的CMS实验、中国的BES实验和日本的Belle-2实验等一系列重大科学项目,取得了一些高水平科研结果。学院的粒子理论团队在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肖振军教授的带领下做出了多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亮点工作。B介子物理和强子物理,是目前国内主要研究组之一。在B介子衰变、CP破坏、双重子态、五夸克态、以及超标准模型新物理方面的一些预言和系统研究,被BarBar、Belle、LHCb、DAMPE等大型国际实验多次引用和验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