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11月26日,我校召开高校档案文博与校史育人工作研讨暨华东政法大学口述校史审稿会。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馆长张凯、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汤涛、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馆长王惠文、上海外国语大学档案馆馆长王雪梅、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馆长孔娜、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钱运春应邀参加研讨会。因疫情原因,复旦大学档案馆馆长黄岸青专门发来书面交流材料和审稿意见。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到会指导,会议由档案馆馆长朱敏主持,档案馆相关人员参会。
与会人员围绕高校档案文博工作如何服务于打造“最美校园”、如何服务于校史育人展开了讨论。朱敏详细介绍了学校按照上海市“一江一河”整体规划,以开放姿态融入城市发展,在苏州河华政段滨河步道贯通开放基础上,逐步实施滨水空间提升、文保建筑修缮、绿化改造升级、校园区域功能调整等,致力于将最早的大学校园打造成最美的大学校园。朱敏从挖掘、凝练鲜活历史素材,宣传百年校园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法治文化;融入实践课程体系,打造校史文化品牌社团和校史育人品牌活动;善用现代技术手段,采用“VR云展厅”、融媒体等方式,贴合师生群众新需求,提升学习宣传实效等方面,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校档案文博工作情况。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学校在档案文博与校史育人工作方面取得的进展,并认为,华政应抓住苏州河华政段步道贯通和校园开放的契机,在百年校园的建筑外观、绿化升级、功能定位等不断完善的同时,更应处理好建筑与人文的关系,讲好校园里的红色故事、建筑故事、法治故事,实现建筑可阅读、校园有故事,打造“最美校园”和最有历史底蕴的校园,充分展现华政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专家们希望,各高校能搭建起长期有效的交流平台,在高校档案文博工作、校史文化建设工作、校史育人工作等方面加强沟通、同学共建,将各校特色做法互融互通,实现共同提升。
在口述校史审稿环节,与会专家结合各校实践经验,围绕素材提炼、编排框架、史实考证、宣传推介等提出相关建议。自今年3月学校口述校史项目开展以来,以“抢救式访谈”为原则,在档案馆、传播学院、文伯书院等选派老师的指导下,由90余名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共访谈64名老领导、老教职工,现已形成初审稿30篇,计17万余字。
会前,与会人员一同参观了“苏河明珠”——长宁校区历史文化展,实地调研了“一江一河”华政段开放步道,并参观了校园百年历史建筑群,“沉浸式”学习华政校史中的党史、法治史,感受学校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互融合的“最上海”城市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