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网站

  • 已认证

  • 机构名称: 法商培训中心
    机构地址: 重庆沙坪坝区杨公桥(地铁站)2楼
    联系电话: 400-689-9758
    注:以上信息由 继续教育培训网 实名认证采集,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法商培训中心>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机构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社会实践| 井冈山之旅

发布时间:2019-08-12 11:57:16    浏览次数:1449     来源:公众号:华科青年

为了寻找红色文化,我们来到了井冈山

火车过了南昌,车厢内已经乘客寥寥。正是七月,湘赣大地的第一季水稻刚刚收完,第二季水稻也正在插秧,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九十多年前的这个季节,这里大概也是这样一个场景。

社会实践| 井冈山之旅

赣南的稻田

火车过了吉安,地平线不再平坦,地形起伏逐渐变大,连片的水田被丘陵切割,散落在罗霄山脉北麓。井冈山根据地就在这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深处。

团队留影

到了井冈山火车站,换乘大巴进入井冈山景区。一路上山路曲折盘旋,大巴蜿蜒而上,越深入山里,越能感受到井冈山的真实样貌。作为典型的南方山区,潮湿的季风带来充足的降水,在山间汇聚成无数的瀑布和溪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疯狂生长,高大乔木的树冠把整个山体遮盖的密不透风。就是在这样的地形和环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战士游击其间,开辟出中国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站站牌

我们入住的地方在大井。1927年10月下旬,毛主席领导中国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的第一站就是这里。住处旁边不远就是毛主席旧居,这是毛主席在井冈山的第一个住所,也是最著名的一个。作为红色圣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对当年留下的红色遗迹里发生的事情如数家珍。我们就餐的农家乐的老板娘告诉我们,大井毛主席旧居后的两棵树的树干曾毁于战火,1949年却又重新发芽,1965年,这两棵树在沉寂多年后首次开花,这一年,恰逢毛主席建国后首次回到井冈山。感叹于这两棵树的神奇,当地人把这两棵树称为“神树”。

1928年秋天,毛主席曾在井冈山填过一首《西江月.井冈山》,庆祝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来到黄洋界,四面山势陡峭。在浓阴下向上攀行,山间的梯台小路看不到尽头在哪里。就这样一直向上,体力消耗极大,突然间,却是一片豁然开朗,山顶的视野极其开阔。导游讲解道,当年这里一片“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景象,红军的阵地就设置在这山上,居高临下与敌人对峙。“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红军第31团1营有严密的作战部署和高昂的战斗意志,也就无怪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胜利结果了。

团队黄洋界留影

黄洋界哨口石碑

黄洋界山顶风光

按照行程安排,从黄洋界回来,我们来到了毛主席旧居遗址。一排客家式的院落,中间是天井,天井北边是堂屋,两侧是厢房,白墙灰瓦,整洁朴素。毛主席的住处就在第二个院子里。由于经历过战火,房屋内的陈设已不复当年,但是从导游的讲解来看,当时这里的条件仍然很艰苦。

毛主席旧居名牌

南方多雨。在我们参观时,山雨忽至,越下越大,最终从屋脊顺着瓦片汇成细流掉入天井,将这个世界冲刷得干干净净。九十二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从这里,点起革命的星星之火,最终成燎原之势,铸就了一个全新的中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干训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