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南京林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曹福亮院士团队破译红花油茶“密码”

发布时间:2022-03-03 15:50:28    浏览次数:256    来源:南京林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油茶是全球四大类油用树种之一,一般是指山茶属植物中种子含油量高的几种油茶树的总称,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因其种子中提取出的山茶油(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次级代谢物,又被称为“东方橄榄油”。当前,为满足人们对优质食用油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油料作物育种的精度和效率是油料作物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油茶基因组较大且主栽品种常为多倍体,对重要经济性状的形成及分子调控机制缺乏分子生物学基础平台,限制了分子育种进程,油茶优质高产品种的高效选育仍然具有挑战性。

南京林业大学曹福亮院士团队与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团队合作,经过长期调研发现,浙江红山茶(红花油茶)作为中国油茶的主栽种之一,具有果实成熟期短、采收容易,种子含油量高、茶油品质优(高油酸及油脂富含角鲨烯等三萜化合物)等先天优势。且红花油茶在油茶类物种中为稳定的二倍体(2n=30)、杂合度相对较低(1.75%),可作为油茶研究的理想模式种。



红花油茶籽

研究者运用三代测序技术PacBio HiFi并辅助Hi-C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成功完成了红花油茶基因组高质量染色体级别组装,组装基因组2.73 Gb scaffold N50高达185.30 Mb;红花油茶基因组中重复序列约2.16 Gb,占基因组的79.09%,结合从头预测、同源蛋白信息以及转录组数据共注释了64,608个高可信度基因。基于组装获得的全基因组信息与高通量转录组数据,该研究较为系统的绘制了茶油不饱和脂肪酸与三萜类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基因簇。红花油茶基因组中三萜类生物合成的基因家族发生了显著性扩张,其萜烯合成酶基因成簇分布。该研究工作为山茶属基因组的适应性进化与油茶籽油脂代谢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油茶遗传改良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通过对红花油茶进行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组装和注释,并较为系统地绘制了茶油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基因簇,为红花油茶‘春华秋实’的生殖生物学研究、茶油产量与品质性状改良提供了重要基础。”课题组成员、林学院徐立安教授介绍。



红花油茶果

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曹福亮院士、徐立安教授和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温强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有我校胥猛教授、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黄彬助理研究员及我校硕士毕业生申腾飞。江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龚春研究员、我校倪州献讲师以及周鹏燕博士生也参与了本研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