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华东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全国“五院四系”之一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华东政法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逆行而上护校园守望相助战疫情

发布时间:2022-04-29 16:04:48    浏览次数:244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长宁校区疫情防控一个多月来,为有力抗击疫情,全面围绕学生为中心推进校园抗“疫”,保障长宁校区师生员工的生活学习平稳有序,在长宁校区疫情防控专班带领下,华政师生员工再次向“疫”而行,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情牵华政,共同抗“疫”,共守一园。

我们都是“后勤人”:维系校园正常秩序的生命线

封闭管理期间,后勤承担着为医疗和生活物资校内运转、维系校园正常秩序的重要职能。长宁校区从最初的10余名教职工,到目前的40余名教职工,在疫情紧急关头,义无反顾地都投入到防疫工作中,与保安、保洁等服务人员共同承担后勤保障的重任,还有很多居家办公“线上”抗“疫”的教职工,凝结成一支坚强有力的队伍,保障了校园正常运转的工作,每天100多个电话是常态,更不消说不断的微信消息、视频电话了。虽然辛劳,但无论是老师还是校内的服务人员都没有抱怨,大家的最朴素的想法是一定要保护好学生的安全,保障好学生的生活。

“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学校上下始终秉持的初心,也是后勤管理处副处长马超老师反复强调的话。学生为先是安全健康第一。封闭管理期间,学生发生多次紧急就医情况,不管是凌晨还是深夜,校内外领导老师都想尽一切办法安排学生转运和就医,确保学生的健康安全为第一原则。同时药品采购一直是开放和有保障的。同学们根据需要及时上报名字、学号、手机号、宿舍号和需要的药物,负责医药的老师想办法满足药品需求,进行登记与两次24小时的消菌杀毒后,由后勤人员送到学生所在宿舍楼。同时,N95口罩、酒精消毒液、酒精洗手液、防护服,包括莲花清瘟颗粒,不间断地优先为学生提供防疫保护。

学生为先是确保生活学习无忧。封闭管理之后,学校进行每日信息排摸,及时掌握学生面临的困难和需求。为了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饮食口味,食堂提供两种不同份量和价格的搭配,在准封闭期间,贴心为学生准备小份包装的榨菜和辣椒满足学生的味蕾需求。当学生提出希望有水果供应时,学校多方筹措,及时提供橙子、苹果等多种水果。校内超市关闭之后,学校即刻开启了线上购物的模式,快速组织了一支物资配送的小队,每天给所有宿舍楼栋配送食品。考虑到女生的生活需求,通过采购和捐助,学校及时协调安排分发了女生需要的卫生巾等用品。

学生为先是时刻惦念在心。在长宁校区检测出核酸阳性而需要出校隔离的学生时,校领导站在校门口,满怀牵挂之心,告诉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学子要注意安全,叮嘱他们不忘学习,并希望他们早日回到校园。学生为先的背后,是师长们对后辈学子们本能地关爱,是后勤人每天3或4个小时的睡眠,是每一个亮着灯忙碌的清晨和每一个亮着灯忙碌的深夜。





我们都是“华政人”:广大校友和爱心企业一起守“沪”华政园

长宁校区的疫情防控,离不开广大校友的牵挂支持和众多爱心企业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在最急需的物资储备方面,包括防疫物资保障和日常生活保障,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让此刻的华政人满怀感恩和感动。

自长宁校区进入封闭管理状态以来,校园物资储备有限,社会面物流运力有限,协同处主动作为,处长虞浔老师结束松江校区工作后居家健康观察,在小区解封的第一时间于3月底进入长宁校区,先后负责全员核酸检测和后勤保障等工作,既严谨细致,努力做到师生员工一个不漏,应检尽检,又积极联络,依托广大校友和爱心企业,汇聚守沪华政园的资源和力量。副处长王美丽老师在准封闭期间协助承担学生工作,全面投入募捐和物资筹集工作,副处长、校友工作办主任赖锦盛始终冲在物资筹措的第一线,汪燕、韩景南等同志都是高强度工作配合运转在“抗疫第一线”,协同处上下一心,统筹校友会、基金会的力量,围绕学校抗疫急需,全力以赴寻找校外资源、货源,想方设法把各种紧缺物资送进长宁校园。



截至目前,长宁校区多方筹措和接收的防疫和生活物资,切实提升了生活保障水平。通过多方联络系校友和企业,我校获捐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防护服、隔离衣、一次性医用手套、消毒液、额温枪、莲花清瘟颗粒等等紧缺的防疫物资,为校园抗“疫”筑起安全防护墙。根据长宁校区疫情防控的需要,学校在河东校区紧急设置隔离点。为配合学校隔离点建设的迫切需求,基金会4月7日以来发动一切渠道和资源,在市场物资紧张和物流运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采购和运输困难,先后采购五批物资,涉及折叠床、被子、枕头、床垫、电水壶、热水瓶、微波炉、一次性内裤、袜子等二十余品类物资。同时为方便运送餐食和其他物资,还采购了储物箱、电动三轮车,极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有效保障了树人堂、三角地、华谊楼等数十间隔离用房的及时启用和人员流转。爱心人士和基金会出资陆续为长宁校区提供了直饮水机10台,蔬菜5吨,水果17500斤、速食食品17000盒以及酸奶牛奶、泡腾片、个人护理用品等等围绕学生需求为中心的一系列物资,同时为在校教职工和第三方人员购买一次性内衣、换季更换衣、裤、袜、水果等实际急需的物资,保障师生的基本生活,为长宁校区抗“疫”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爱和温暖让抗“疫”更有力量。



我们都是“一家人”:华政桥上的物资一起背过去

长宁校区由于被苏州河分隔两块,河东河西的部分物资运送必须要经过华政桥,无法使用车辆,只能人力搬运。东风楼后施工工地上海住总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工友们也参与到搬运行列,虽然他们并不是我校的教职员工,但施工队一行22人在封闭管理后都自愿地参加到学校志愿者队伍中。无论是河东河西的一日三餐,还是防疫物资、食品物资,轻的一个人提,重的两个人抬,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将物资在苏州河两边传送。特殊情况时,他们随时待命,随时赶来帮忙。当问及他们近期这些物资搬运工作的辛苦时,工友王海明这样回答道:“我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此刻就是一家人,我们共渡难关,不分彼此”。



变身物资“小能手”,即刻响应助抗“疫”。协同处承担着长宁校区物资保障的艰巨任务,面对校园抗“疫”的紧急时刻,需要即刻响应即刻满足,从紧俏的抗“疫”物资,到断货的莲花清瘟,从每天的日用必需品,到平时很少用的物资,在全市封控形势下,寻常可见的物资都变得似乎遥不可及。当后勤工作提出需要增援两辆电动小货车缓解运送压力时,历经了朋友圈求助、多渠道辗转联系、克服运输难题,当平常如此不起眼的电动小货车,在12小时内历经波折深夜到达长宁校区时,受到了志愿者最热烈的欢迎;当学生提出了水果的需求,连夜多渠道联系货源、对比价格质量、确保运输到位,最终联系到金山廊下镇的蔬果供应商,紧急协商解决了货源不足、运力不足的问题,24小时内完成了两万余斤水果采购任务,第一批水果已经送达长宁校区。相信这些背后的小小故事,让我们体会到更甜的滋味。





截至目前,共计27家单位或个人向长宁校区捐赠各类防疫及生活物资,华东政法教育发展基金会共计采购了18批次价值约150万人民币各类防疫及生活物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