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国农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中国农大举办第113期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走进高校系列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2-05-17 14:45:47    浏览次数:763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5月12日下午,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CCF-CV)主办、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承办的CCF-CV走进高校系列报告会(113期)中国农业大学站,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举办。

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是“计算机视觉前沿技术及应用”,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王亮研究员、北京大学彭宇新教授、中科院计算所蒋树强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殷绪成教授做特邀报告。信电学院副院长李振波教授担任本次活动执行主席。会议通过CCF计算机视觉专委会B站官方账号和腾讯会议进行了直播,共有超过1000人收看了活动。



李振波代表信电学院对嘉宾和在线参加活动的老师同学表示欢迎,同时表示学院很荣幸承办此次第113期走进高校报告会,希望在继承往届活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打造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蓬勃发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王亮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面向复杂应用场景的行为分析与理解”。王亮研究员首先介绍了行为分析与理解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将其分为姿势估计,行为识别,行为定位等子任务,同时说明了真实复杂场景下行为分析与理解研究的若干挑战性问题。然后介绍了其团队近年来在复杂场景行为分析与理解方面的一些代表性研究成果以及一些有意义的发现和结论。最后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北京大学彭宇新教授的报告题目是“细粒度多模态分析与生成”。彭宇新教授首先通过对日常生活中鸟类子类的细分引出了报告的主题,并结合国家战略规划强调了细粒度视觉分类与检索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随后,彭教授立足于细粒度子类划分面临的挑战,指出目前研究工作的主要目标。接着,介绍了在细粒度视觉分类上的相关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空间拓扑注意力学习、堆叠式深度强化学习、层次化深度增量迁移学习等方法,以及在细粒度跨媒体检索上的探索,实现了由图像、视频到跨媒体的扩展,由分类到检索的扩展。最后,通过实例彭教授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了细粒度视觉分类与检索技术巨大的应用前景。

中科院计算所蒋树强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食品计算进展与展望”。蒋老师首先探讨了食品计算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指出开展此工作的意义,然后介绍了食品计算的研究框架及研究内容,重点从食品数据集构建、食品识别与检测、食品多模态关联分析和食品推荐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期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在国际交流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情况,最后对食品计算的未来发展特别是面向健康管理的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北京科技大学殷绪成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开放环境下的模式识别与文字识别技术”。殷老师首先以农业中作物病虫害识别应用入手,引出开放环境下的模式识别技术。然后回顾了开放集模式识别的相关研究工作,并重点从开放集文字识别的概念与算法两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报告对开放集文字识别与闭集、小样本等差异、开放集文字识别数据集与评价指标、OSTR/OSOCR框架算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未来的新文字、模式识别应用进行了展望。

研究交流环节中,信电学院计算机系副主任刘云玲副教授汇报了“中国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建设情况”;与会专家与计算机学科的青年教师进行了交流,专家们就计算机学科建设和青年教师的研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从研究基础、选题到科研工作、研究生培养的系统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指导。交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青年教师们表示受益匪浅。

信电学院院长张漫教授在总结发言中对四位专家的精彩报告与学术交流分享,线上听众的热情参与和高质量提问,以及CCF-CV专委会、学校和学院对活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