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兰州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兰州交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教师史拴虎在力学顶级国际学术期刊《COMPOSITE STRUCTURES》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2-05-26 15:01:40    浏览次数:373    来源:兰州交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我校机电工程学院史拴虎副教授在力学顶级国际学术期刊(TOP期刊)《Composite Structures》发表题为“Thermoelastic damping analysis model of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icro/nano-resonators based on dual-phase-lag heat conduction model and surface effect”的研究论文。兰州交通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史拴虎为第一作者和唯一通讯作者。该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青年科技基金计划、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兰州交通大学“天佑青年托举人才计划”等项目的联合资助。文章链接为https://doi.org/10.1016/j.compstruct.2022.115664。



该文基于力学基本原理解决了以轨道列车预装传感器为代表的各类微电子机械系统中广泛存在的热弹性阻尼准确表征问题,其亮点在于综合考虑了横观各向同性结构在微/纳尺度下的热传导过程和力学性能改变共同对其热弹性阻尼的作用。该文得到的热弹性阻尼理论分析模型在理论上进一步拓展了经典Lifshitz-Roukes模型,在工程上为基于微/纳结构的高品质传感器开发提供了更为精确的理论设计方法。

该文是史拴虎于2019年2月自西安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入职我校以来发表的第3篇TOP期刊论文。另外两篇分别发表在传热学领域顶级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21年)和能源开发与利用领域顶级国际学术期刊《Energy》(2019年)。其中,2021年发表的论文提出了用于判定经典Lifshitz-Roukes模型适用范围的临界尺寸,同时弥补了经典Lifshitz-Roukes模型不能准确预测微/纳尺度下梁结构中热弹性阻尼生成规律的固有缺陷;2019年发表的论文首次探讨了挠曲电俘能器的服役环境温度变化对其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成功预测了小幅度增加的服役环境温度将显著提升挠曲电俘能器力-电转换效率的事实,数值结果分析为相关实验现象解释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21.120977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