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为认真落实学校《关于组织开展“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迎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7月1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前往漳州华安、集美灌口等地,通过参观红色景区、看望老党员、召开乡村振兴座谈会等活动,在学思践悟中进一步加强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环境学院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党员、团员代表等参加了相关活动。
漳州华安县仙都镇先锋村是“毛主席批语之乡”、乡风文明全国示范村。1955年,福建《农村工作通讯》曾刊发《先锋农业社整顿巩固的初步经验》一文,介绍了福建华安县龙峰乡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四比五算”的工作经验,曾在毛主席的批语中获肯定。师生们通过调研,深刻了解“四对比、五算账”的群众路线工作法。2021级研究生赵子涵说:“‘四对比、五算账’工作法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从事科学研究也可借鉴这种办法。”环境学院党委书记袁雅琴表示,要深入挖掘“四对比、五算账”工作方法的时代内涵和价值,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在仙都镇招坑村,曾在该村挂职第一书记的我校陈少杰老师带领师生们看望慰问了老党员唐木生和老村支书林文佑。80多岁的唐木生感慨地说:“我有67年党龄了,这么多年来,我看到了村里的可喜变化,特别感恩党的关怀。”陈少杰动情回忆起在村里任职的经历,感慨与全村党员、村民并肩战斗,共同绘制美丽乡村蓝图、共同实现奋斗目标的难忘场景。在他任职期间,招坑村先后投入二千余万元建成全国最大的“秋千工程”——打造出集齐天下特色秋千、国内最专业的秋千谷景区,为招坑村全面脱贫、实现振兴打下坚实基础。招坑村由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蝶变为福建省金牌旅游村、远近闻名的“秋千第一村”、全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在招坑村,环境学院一行与华安新圩镇人大主席团主席郑艺勇、仙都镇镇长郑巧玲、招坑村村长唐志平等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展开深入交流。环境学院院长傅海燕表示,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进一步助力招坑村乡村振兴。
在环境学院挂钩结对的集美灌口镇铁山社区,结合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专任教师高攀峰和辅导员酒帮帮带领学生志愿队开展“河小禹”专项行动,参与护河行动和环保宣传,在瑶山溪铁山段进行水质调研,采集不同水段水样,检测水中的污染成分,形成检测报告。社区书记林惠娟认为,此次调研对社区今后的污染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华安仙都镇以优美的乡村环境吸引游客,又以富有当地特色的文体活动留住游客,走出了‘环保+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环境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2019级水务工程专业陈伟亮同学是一名刚转正的党员,他感慨地说道,在七一这天走访调研乡村建设,慰问老党员,参观红色景点等,既激动又振奋,“乡村是个广阔的舞台,我希望毕业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环境学院)
在华安仙都镇招坑村看望老党员
在华安新圩镇官畲村座谈
参观毛主席批语之乡——华安仙都先锋村
在华安仙都镇招坑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
在仙都先锋村聆听电影《渡江侦察记》的故事
在集美灌口铁山区瑶山溪铁山段进行水质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