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四川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四川农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理学院在生物质碳基吸波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2-07-13 09:24:35    浏览次数:430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各类电子仪器的广泛应用,过量电磁辐射所引起的电磁干扰和电磁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研制理想的电磁波吸收体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现如今,先进的电磁波吸收体正逐渐被应用于无人驾驶、第五代通信、地外探索等新兴领域,以应对电磁抗干扰和通信安全所带来的新挑战。

通常,理想的电磁波吸收体应满足高反射损耗、宽有效吸波频带、薄匹配厚度等要求。然而,由于制备过程复杂、阻抗匹配调节困难等使得设计新型电磁吸波体面临诸多瓶颈。目前,除多组分复合之外,对吸波体中微纳结构的调控设计也是一种获得优异吸波性能的重要策略。

本项研究利用榨糖之后废弃的甘蔗渣作为生物质碳源,通过活化、水热、退火等一系列制备过程,得到了磁性金属Co/Ni修饰的多孔碳球形吸波体。借助合理的调控手段可同时实现磁性自然共振、交换共振以及四分之一波长效应的协同吸波,辅以界面极化和偶极极化损耗,所研制的吸波体厚度为2.3 mm时,可达到-76.54 dB的超强吸波强度和7.3 GHz的超宽有效吸收带宽,这就意味着在吸波峰值处,99%以上的入射电磁波能量将被完全耗散,该吸波性能优于现有研究报道的绝大部分材料。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Porous carbon sphere decorated with Co/Ni nanoparticles for strong and broadband electromagnetic dissipation”(钴镍粒子修饰的多孔碳球应用于宽强电磁耗散)为题于碳领域顶级期刊《Carbon》在线发表,并得到了领域专家的高度评价。

理学院生物资源化学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罗玉梅为论文第一作者,殷鹏飞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本项研究得到了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面上项目和四川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双支计划的支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