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四川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四川农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一个䱀属鱼类新种

发布时间:2022-07-26 09:25:05    浏览次数:204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特种动物功能基因组和保护遗传学”研究团队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合作,发现䱀属鱼类一新种,命名为Liobagrus chengduensis,相关研究成果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Zoological Reserch》(影响因子6.97)上发表,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陈重光为该文第一作者,温安祥教授为通讯作者,四川农业大学为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中国是世界上䱀属鱼类最为丰富的国家,此前共记录有12个物种,约占世界䱀属物种总数的65%。而四川省又是我国䱀属鱼类的分布中心,共记录有7个物种,广泛分布于省内长江流域的各个干、支流。但有关䱀属鱼类分类学的研究较少,䱀属物种的分类与鉴别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成都䱀是迄今为止第三个以成都命名的鱼类,其发现丰富了成都地区鱼类多样性,对研究䱀属鱼类的起源、扩散、分化及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以来,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历时多年,足迹遍布四川、重庆湖北河南湖南江西等地,收集了上千号䱀属鱼类标本。随后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发现,采集自成都市西河流域的䱀属鱼类标本与其他物种均未聚成单系,且与其他物种的遗传距离已经达到了䱀属的种间分化水平。经过详细的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分析推测这些标本应代表了一个新物种。该物种可以通过胸鳍刺后缘具锯齿、上颌显著短于下颌、臀鳍鳍条15-16、游离脊椎骨36-37、尾鳍圆形、脂鳍与尾鳍连接处具缺刻、胸鳍刺不达背鳍起点等形态学性状与其他同属物种相区别。此外,新种在使用Cytb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形成了单独的一个支系,与同属其他物种的遗传距离为8.7% -12.0%。

据悉,该团队长期从事鱼类系统生物学研究,至今已成功鉴定䱀属新种2个,另有2个新种有望在2023年发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