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广东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广东海洋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贝类加工流通科研成果成功转化落地山东乳山

发布时间:2022-08-15 17:05:23    浏览次数:345    来源:广东海洋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8月8日,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和我校联合在山东乳山举办了“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广东海洋大学-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贝类加工技术创新联合研发中心”揭牌仪式,同时还组织了一场乳山牡蛎高值化加工流通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研讨会。国家贝类体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大连海洋大学校长宋林生教授、18位贝类体系岗位专家和试验站站长及研究团队成员、乳山市牡蛎协会以及山东省牡蛎加工龙头企业的代表近40人出席活动。我校科技处副处长伍彬和食品科技学院秦小明、曹文红、高加龙等4位教师参加了揭牌仪式和研讨交流活动。

揭牌仪式上,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宋林生和我校科技处伍彬分别发表讲话,并与集美大学副校长曹敏杰、乳山牡蛎协会秘书长刘卫国共同为成果转化基地和联合研发中心揭牌。

在随后举行的乳山牡蛎加工流通技术研讨会上,秦小明教授作了《牡蛎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主题分享,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5名岗位专家分别就产业经济、副产物加工利用、苗种繁育、病害防控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并与参会的企业家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共同探求乳山牡蛎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针对我国贝类产业存在的保活流通存活率低、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保活预处理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等瓶颈问题,我校食品科技学院章超桦、秦小明教授带领的贝类加工科技创新团队研发出了海水循环利用、紫外-臭氧复合杀菌、贝类生态冰温保活流通技术。今年4月,中国农学会组织了由包振民、谢明勇两位院士组成的专家组对该技术成果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项技术成果于2019年在山东威海乳山市的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实施转化。该企业是一家专业从事牡蛎生态养殖、净化加工、冷链销售的海洋科技公司;拥有1.2万亩自有养殖海域,获得了国际ASC认证,日产牡蛎超过30万斤,旗下C端子品牌“贝司令”占据天猫等电商平台TOP1地位。该技术成果实施转化历时3年,目前已顺利建成投产。目前是国内处理规模最大(日处理量60吨)、机械化程度最高、加工处理技术最先进的牡蛎净化保活流通基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