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中省级媒体聚焦我校重大科研成果

发布时间:2022-08-23 15:48:51    浏览次数:467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7月14日,国际顶级期刊Cell(《细胞》)在线刊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历经18年的研究成果——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感病基因,并通过敲除感病基因,使得小麦不易遭受条锈菌的侵染,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这一重大科研发果的发布迅速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科学报》《陕西日报》等14家中省级媒体的关注,共刊发新闻稿件15篇,对该项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做出了高度评价。其中人民日报8月4日刊发稿件《科研团队发现小麦条锈病感病基因》,光明日报7月15日刊发稿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真凶”》,《中国科学报》7月15日刊发头版头条《小麦抗“癌”又稳产有戏了》,陕西日报8月16日刊发整版深度报道《为小麦治“癌”》。

《光明日报》在相关新闻报道写道:该项成果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是小麦感病基因鉴定与利用方面的原创性重大成果,是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提升种业原始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性突破。小麦感病基因的发现是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领域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迈出了一大步,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该研究打破了目前小麦主要利用抗病基因育种的传统思路,丰富了抗病育种可利用的基因类型,开辟了小麦生物育种新途径,为我国现代生物育种和病害绿色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

《陕西日报》在相关报道中写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的此项研究堪称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是植物病理学与作物抗病育种行业的重大成果。团队长期从事小麦条锈病可持续控制应用与基础研究,从小麦与条锈菌互作入手鉴定到小麦感病基因,并通过破坏病菌效应子与小麦感病基因的互作,创制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小麦材料,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报》在相关报道中写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研究团队在小麦感病基因鉴定与利用方面的原创性重大成果,是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提升种业原始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性突破,开启了我国种业自主创新的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