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9月4日,“电子信息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建设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我校召开,来自重庆邮电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部湾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工程学院、重庆移通学院等16所虚拟教研室成员高校的相关教师共计70余人参会。
重庆邮电大学副校长陈前斌教授致辞表示,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决定了一所大学的高度。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底色,一流本科教育就要应时代发展之变,大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电子信息领域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快,在虚拟教研室平台中可研究、学习、交流、借鉴、共享的资源非常多,也非常实。希望各成员单位以共同的教研兴趣、人才培养效果为导向,深入交流、相互信任、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各自的特色、优势、经验以及已建成的资源,形成一些区域性共享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和平台,共同推进电子信息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会上,教育部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谢泉教授,云南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普园媛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李英祥教授作了主题交流发言,分别介绍了本单位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并对虚拟教研室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我校通信学院执行院长王汝言教授就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基础、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措施、问题与思考等方面汇报了相关建设方案、工作思路,期待各成员单位之间能够借助虚拟教研室更好地开展跨地域合作。各成员单位参会教师代表围绕虚拟教研室交流研讨的方式、协同共建的内容及2022年度建设任务等相关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王汝言教授表示,作为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将以虚拟教研室建设为契机,努力建设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优势互补、协同共进的教研交流平台,推动高校间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突破时空限制、形式多样的教研模式以及具有信息化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我校召开“电子信息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建设研讨会(记者 赵阳 摄)
与会专家学者开展交流研讨(通信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