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四川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四川农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生命科学学院揭示苦荞芽对高血脂小鼠的降脂作用机制

发布时间:2022-10-28 09:47:49    浏览次数:155    来源:四川农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高脂血症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是辅助降血脂保健食品的重要功能成分。苦荞富含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被誉为“五谷之王”,其籽粒是众多保健食品的原料。然而,苦荞籽粒中含有抗营养因子,长期食用会引起腹泻甚至过敏反应。

生命科学学院吴琦教授带领的“荞麦代谢调控与逆境生物学研究团队”通过发芽技术,改善了苦荞籽粒营养成分构成,提高了黄酮等功能物质含量,有效降低了抗营养因子含量,并明确了苦荞芽对动物具有比籽粒更低的健康风险(相关成果在另文刊发)。然而,苦荞芽对高血脂动物脂代谢的调节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团队以饮食性高脂血症小鼠为动物模型,发现高脂饲料中添加苦荞芽冻干粉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小鼠体重、肝脏和腹部脂肪的增加量,同时改善血清脂质含量和胰岛素抵抗,并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代谢组学分析首次确定了苦荞芽对动物脂质代谢具有重要影响,潜在作用于脂肪消化吸收和胰岛素抵抗等代谢过程。进一步研究表明,苦荞芽可显著改善动物PIK3R1、LRP5、SLC10A2和FBXO21等基因的异常表达,即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和II型糖尿病途径调节小鼠脂代谢。本研究不仅为揭示植物黄酮类物质对动物脂代谢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还为基于苦荞芽的降脂保健食品开发奠定了科学依据。

相关成果题为《Transcriptomic and Metabonomic Profiling Reveals the Antihyperlipidemic Effects of Tartary Buckwheat Sprouts in High Fat-Diet-Fed Mice》的研究论文在农林科学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影响因子5.895)上发表。该文以四川农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南国辉与硕士研究生刘李松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吴琦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