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绿色新闻网报道 查清社区居民离京情况,摸排返(来)京人员(特别是湖北地区返京人员)详细情况,掌握离京未返人员动态信息是社区防疫的基础性工作。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组组织动员多方工作力量,经过6天连续奋战,全面掌握工作底数,建立起我校社区居民防疫大数据。
发挥专长,精心设计居民信息采集工具
志愿者、信息学院教师陈钊是居民信息采集系统的主要设计者,得知社区工作有需求后,他自愿报名,全程在岗参与工作。他说:“作为信息学院的一名老党员志愿者,能为学校疫情防控做点信息管理相关的工作,是义不容辞的。我始终觉得,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寒冷即将过去,春暖花开渐来!”
志愿者、招生就业处教师王兆龙是系统的另一名主要设计者,经过6天的奋战,他感到,“信息采集任务时间紧,信息准确度要求高。短时间内制定解决方案,确保居民信息采集准确、全面,压力很大。但大家众志成城,共同努力高质量完成任务。在系统搭建、测试、运行过程中,得到了信息学院各位老师和众多志愿者的帮助,大家共同抗‘疫’的精神让我感动。”
为尽快摸清社区居民底数,工作组充分依托信息学院教师专业技术优势,发动有专业特长和工作经验的志愿者,精心设计居民信息线上采集工具,反复推敲关键字段逻辑关系,多次测试用户使用效果,确保数据采集方便、精准,最大限度搜集关键信息,实现每个用户能在2-3分钟内录入全家人信息。
多方动员,线上线下采集社区居民信息
居委会干部杨爽,为采集到社区居民未及时在线上提交信息的居民情况,每天穿梭在社区各个楼宇之间,她说:“疫情当前,我只是千千万万社区一线工作者中很普通的一员,每当敲门采集一户居民的信息,我就感觉我们离摸清社区底数又进了一步,社区安全性、可控性又增加了一分,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我感觉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考虑到离退休老同志年纪大,网上填报信息有困难,工作人员要给大部分离退休老同志打电话问清情况,志愿者、工学院教师黄青青主动报名帮忙,他说:“我个人感觉责任重大,尽力做到耐心细致、应问尽问。另外,社区工作比我们想象的冗繁的多,我们只是工作了一天,但是他们天天都在收集处理汇总信息,在此向他们致敬。”
为根据居民特点分类开展好信息采集工作。工作组充分依靠校内各级党组织,层层发动,确保在职教工应填尽填。在社区出入口张贴二维码、向居民全面推送链接,引导居民自主填报。志愿者电话连线,协助线上填报有困难的老同志录入信息。依托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各小区和网格负责人电话提醒居民及时填报,对联络不上的居民,楼门长采取“敲门行动”逐一排查,通知联络一户不漏,信息填报实现最大化。
细致查验,确保采集数据准确有效
志愿者、信息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孙国栋在信息数据的处理、核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表示,“在这场共同的人民战‘疫’中,我跟随信息学院志愿者服务团下沉到林大社区,把基层社区当做新的战斗堡垒。作为一名教工支部书记,这次非常时期的志愿服务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与‘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深刻内涵。”
志愿者、信息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苏晓慧作为信息系统的线上数据收集人,完成了大量线上数据采集工作,她说:“为期两天的志愿者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居委会工作人员的不容易。感谢每一位工作在社区一线的工作人员,向他们致敬!”
工作组发动和组织一批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形成“1+n”结队,及时对信息进行规范校正,逐户核对,对未采集到的关键信息、出现逻辑矛盾的关键数据,再次联络居民进行核实。
整整6天的工作,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累计拨打电话近2000个、直接上门采集上百次。时间紧、任务重,党员带头、所有同志一起加班加点、连续奋战,在疫情面前展现出了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北林人精神风貌。经工作组统计,共采集信息1845户,涵盖居民4980人,基本掌握林大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和近期离京、返京状态,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提升了工作针对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