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南京师范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举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中国理论与中国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暨“劳动教育与发

发布时间:2020-08-28 09:30:31    浏览次数:517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建设,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和省部共建南京师范大学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于近日联合举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中国理论与中国实践探索”学术研讨会暨“劳动教育与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银付,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王斌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陈云龙,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我校副校长缪建东等领导出席会议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厅(教委)、教科院、教研室的代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学者和中小学、中高等职业院校的代表,劳动教育相关的博士生、研究生代表以及我校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教科院领导班子成员等约9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腾讯会议形式进行现场直播。

会议第一阶段为大会开幕式,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顾建军教授主持。

开幕式上,缪建东副校长代表学校向与会领导、专家表示欢迎,介绍了我校在劳动教育研究方面的深厚研究基础和丰硕研究成果,表示劳动教育与发展研究院的成立,在推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劳动教育文件精神上将发挥重要作用。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高度肯定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高度肯定加强劳动教育研究的必要性,高度肯定劳动教育研究机构成立的及时性,并从确立劳动教育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建构劳动教育课程、探索新时代新形式劳动教育三个方面对当前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出要求。陈云龙副主任表示,此次研讨会及劳动教育与发展研究院成立非常及时和必要,他认为加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新时代中国化的重大发展。杨银付秘书长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务必要开好课程、健全评价、着力协同、提升保障和加强研究。曾天山副所长表示,此次研讨会及劳动教育与发展研究院的成立,是教育界的大事情,是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的重要举措,他从目标导向、五育并举和成果导向三大维度对研究院提出期望。

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江苏省教育厅原厅长王斌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陈云龙、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张卓玉、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原院长鞠勤、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缪建东、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优势学科负责人吴康宁和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刘克勇为“劳动教育与发展研究院”揭牌。

会议第二阶段为学术研讨会,分别由我校教科院顾建军、邵泽斌、冯建军和何善亮教授主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劳动教育文件起草组成员柳夕浪主任对劳动教育文件进行了解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教授,国家教材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北京大学卢晓东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山西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卓玉,以及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区教育厅、教科院、教研室及大中小学校的43位代表,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相继进行了主题报告,内容涉及劳动教育价值体系构建、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生产性劳动实施策略、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劳动教育资源开发、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多个方面,涵盖劳动教育的各个层面和要素,从劳动教育宏观政策研究,到劳动教育基本理论探讨,再到各级各类院校实践探索,理论与实践相互碰撞,丰富了劳动教育课题研究素材。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劳动教育与发展研究院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发展、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劳动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为基本内容,集结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和优秀一线教师,采用跨学科、多路径、项目化等方式组织协同攻关,并注重高水平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高质量实践探索的有机统一,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劳动教育研究高地之一,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中国理论与中国实践探索贡献智慧和力量。涵盖43个主题报告的学术研讨会构成了一次劳动教育研究的“文化盛宴”,从小学到大学,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从微观到宏观,展现了劳动教育多样化的实施路径,充分体现出开放性、多视角、全方位、多主体、高水平等特点,体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国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深入探索,必将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做出应有的贡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