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7月2日,孔子学院总部2019年赴北美、欧洲地区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开班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教一楼209顺利举行。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教授、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分校首任校长、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孔子学院前任中方院长赵菁副教授、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日本关西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前任中方院长贾卉老师、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学院常丹阳老师、北京语言大学海外文化传播中心主任邱萍副教授、优秀教师代表孔超、史飞宇及来自全国多所院校的231名汉语志愿者出席了此次仪式。
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张宝钧教授发表了致辞,他首先代表学校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介绍道,北京语言大学是中国第一所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大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的重镇。他希望参培学员在北语学习期间领略名师风采,主动学习,提高汉语教学的业务能力,同时将自己的人生发展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他向志愿者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希望志愿者做新时代中国的宣言书,书写和平、友好的宣言,展现中国青年谦逊、诚实、热情、不卑不亢的美好品质。二是,希望志愿者在国际风云变幻的非常时期,不忘历史的重任,肩负祖国的重托,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承担起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使命。三是,希望志愿者做一把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火炬,紧握汉语教学事业的接力棒。张宝钧以英国文豪萧伯纳的名言勉励志愿者,希望志愿者沿着几代汉教人用汗水铺就的道路继续前行。最后,他祝福志愿者学有所成,成为汉语教学事业的栋梁之才。
北京语言大学东京校首任校长、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孔子学院前任中方院长赵菁副教授分享了自己在日本、韩国、美国的教学经历,饱含着泪水与汗水的回忆感染了在场的青年志愿者们。她指出,孔子学院的成长离不开汉语志愿者的辛勤奉献,是一代又一代汉语教师志愿者的无私奉献才有了孔子学院的繁荣发展。赵菁副教授鼓励参培志愿者,在当前中华民族复兴之际,扛起历史的大旗,用汉语志愿者的智慧和辛勤付出浇灌出友谊之花。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汉语学院常丹阳老师谈到汉语教师的责任与义务,并介绍了北语创新的课程设计思路。常丹阳老师表示,传播中华文化、教授汉语既是汉语志愿者至高无上的荣誉,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希望学员通过此次培训加强使命感与责任感,提高汉语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他还分享了“方略性”大师课与“针对性”小班课的教学设计与安排,寄语学员“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希望志愿者们学有所获,圆满完成此次培训任务。
培训学员代表陈婷对孔子学院总部和北京语言大学的精心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一名归国志愿者,巴基斯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工作经历让她深刻地体会了作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表示,每个汉语教师志愿者都要承担起时代的责任,书写全球美好家园的愿景,以行动告诉世界中国要践行美好未来的愿望与决心。
中文为媒,交流做桥。中美关系、中欧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美国的孔子学院事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欧洲孔子学院也面临着本土化的转型要求。作为国内首个孔子学院教师培训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一直不忘初心,致力于为全球汉语国际教育和孔子学院发展输送符合不同国别需求的优秀教师,推动全球孔子学院及海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在本次培训中,北语将北语模式与汉语国际教育前沿理论注入到培训课程设计中,以“输入-输出-成果产出”的模块设计,“观摩-实践-专家点评-组内讨论-自评和互评-反思-实践-真实讲课”的循环体验模式、翻转课堂、小组圆桌会、中医体验、文化研修、海外文化活动展、教学设计活动展等内容为参培学员打造一个内涵式的培训氛围。北语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建构丰富、立体的中国国际形象,展示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搭建一个更为丰满、富有温度的中外民心相通之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