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南京师范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南京师范大学召开课程思政教材建设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0-11-25 15:46:37    浏览次数:959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为进一步以“课程思政”改革为载体推进教材建设,构建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教材体系,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教材,11月20日上午,我校在仙林校区召开课程思政教材建设专题研讨会。副校长张连红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刚教授作会议主题发言,外国语学院王永祥教授、张智义教授,海洋学院徐敏教授与社会发展学院郑忠教授应邀作会议交流发言,并与我校一流专业教师代表展开研讨交流。



研讨会上,王永祥教授、张智义教授、徐敏教授以及郑忠教授分别就课程思政教材中的对话理念、中国故事、国际性理念与本土化特色相结合以及实践与文化为一体为主题向与会老师分享了如何在专业教材中梳理和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在王永祥教授看来,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浸润加专业浸润的思维方式,以“对话元素”为基础构建由教师主导的,由多交互主体协同参与、平等对话、动态多变的大学英语模式。张智义教授认为,教好大学外语的前提是讲好中国故事,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教材的鉴别能力。徐敏教授则以编写的《海洋科学导论》为例,指出该教材在借鉴国内教材严谨详实与国外教材活泼有趣的叙述风格的基础上,通过介绍中国海域特色,增强海权意识,传递“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郑忠教授通过分享《中国地域文化》教材的建设历程,强调历史与文化相结合,教材编写应具备宣传性、时代感和思政化的特征。

学校一流专业代表积极参与课程建设与教材编写的研讨交流,尤其是对如何在教学评价中考核“课程思政”的目标以及课程思政和科学性、知识性的边界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此,王刚教授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必然性、课程思政建设中的误区、课程思政教材建设要处理的关系以及课程思政教材建设的思路这四个方面作了关于课程思政教材建设的主题发言。王刚教授认为教材是课程思政的载体,是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思政要避免绝对化、形式化、标签化、同质化的误区。与此同时,课程思政教材建设要注意处理深与广、显与隐、内与外、分与合、道与人、长与常的关系,要紧扣实事求是、具体分析、有的放矢、久久为功的中心思想。





张连红作会议总结。他指出此次会议是在学校近两年持续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并着手推进优质课程建设背景下召开的一次专题研讨会。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应用好马工程教材,建立中国话语体系的、科学的教材体系。本次研讨会既是一次工作总结会,也是一次专题研讨会,更是一次工作推进会。学校将在充分总结与研究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由教务处牵头对立项的课程思政教材进行梳理,充分利用本次研讨的成果加快我校优质课程思政教材的建设工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