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成都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成都理工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核+X”大赛全国冠军团队成长记

发布时间:2021-03-02 09:46:38    浏览次数:434    来源: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2020年9月24日,来自成理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核自院”)的丁文婉和范滢滢以及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以下简称“传艺院”)的曹子宁,迎来了属于她们的高光时刻:三人组成的“女团”凭借作品《疫情防控,核足道哉》通过校赛到半决赛再到总决赛,层层晋级,最终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的总决赛中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等7所名校中脱颖而出,一举斩获第五届全国“核+x”创意大赛桂冠。此大赛由中国防辐射防护学会发起、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面向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具有探索性、科普性和创新性的课外实践活动。

颁奖现场

“女团”队长丁文婉告诉记者,这是她们首次参加此类比赛,荣获冠军,更多的是兴奋与感激。

非典型理科生丁文婉:兴趣从不说谎

和大众眼中的典型理科生不同,核自院2018级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的丁文婉因为对视频剪辑很感兴趣,大二时便邀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的好友范滢滢一起选修了视频剪辑课程。2020年3月末,因疫情宅家的丁文婉偶然在成理核能协会通知群里看到“核+x”创意大赛的比赛信息。大赛是以视频动画的形式展示与核技术相关内容的科普性创意比赛。“与专业相关,又是自己感兴趣的形式”,从没参加过比赛的丁文婉心动了,马上找来和她一同上视频剪辑课的范滢滢,一经商量,两人当即决定报名参加。

可参赛过程并不顺利。之前她们在选修课中学习的只是视频的剪辑,而不是动画制作。四月初报名,六月初就得将视频成品投到校赛,两个月的时间对于两个动画制作“小白”来说举步维艰,所以她们开始招兵买马,寻找会动画制作的学姐,但谁曾想这种专业性强、需要高流畅性的动画即使是学过动画制作的人要在两个月内完成都非常困难,招来的“兵”也退出了。

除视频剪辑外,丁文婉还酷爱绘画。当团队快心灰意冷时,丁文婉无意撇见了她已经画成了的、堆成高度接近30公分的画纸,灵机一动:“可不可以用手工绘制卡片代替单纯的动画制作,目前还没有人使用这种方法,说不定是个创新点!”她将这个想法给范滢滢说了之后,马上得到认可。但因为疫情,身在广东的丁文婉和在1881公里外四川的范滢滢不能一起绘制卡片,所有卡片绘制和拍摄工作都落在了丁文婉的肩上。

为了留更多时间给后期,准备作品期间,丁文婉总是早早便起床坐在书桌前绘制剪裁卡片,一坐就是一整天,几乎每天结束工作时,都已经深夜十一点了,但她仍然干劲十足,每天都想着如何更好地完成作品。“看似很累但其实我很享受这个制作过程,太有趣了。”丁文婉如是说。兴趣从不会说谎,全国第一就是肯定。

核自“女团”全国大赛初尝试,仅凭兴趣和一腔热血远远不够,每一个环节对她们来说都是新挑战。决定参赛后的第一个难点,便是定主题。

因为当时国内疫情正紧张,核技术也在防疫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所以她们首先想到了防疫相关主题,可考虑到肯定会有很多人选这个主题,首次参赛的她们犹豫了,将目光又投向人造太阳和食品辐照等领域。但最后在指导老师刘晓辉的支持下,她们坚持了“疫情防控,核足道哉”的主题。一方面考虑到疫情防控是今年和人们距离最近的重大话题,如果针对这个话题对核技术进行科普也许更能将核技术与人们的距离缩小,真正让公众意识到核技术并不可怕,在正确的运用下,它还能够保护人们的安全;另一方面她们认为:“只要比别人做得好,就不怕撞主题。”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主题和形式之外,比赛视频中专业知识也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工作分配中,文本写作的任务由范滢滢完成。由于这个视频需要运用电子辐照中十分深入的知识,尚处本科阶段的范滢滢只对相关知识有大致了解,并没有深入探讨研究、形成体系。所以第一次参加比赛的范滢滢打起十二分精神,不断上网搜索整理资料,边搜集边学习,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写成文案。可自学难免有理解失误的时候,因此当范滢滢将文案交给刘晓辉老师修改之后暴露出很多问题。虽然是比赛,但刘老师本着每一次比赛学生都要有所收获的想法,给“女团”耐心地指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和正确思路,使陌生复杂的电子辐照知识在她们心中逐渐形成体系。这让这支首次参赛的团队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见识了比赛的魅力。

刘晓辉老师是丁文婉的核化学放射专业课老师。决定参赛后,丁文婉便找到刘老师说明情况并邀请他加入团队任指导老师。看着学生高昂的竞赛热情,刘老师立刻欣然答应,积极指导团队参赛,为作品的专业性提供保障。

然而,核化学放射专业课老师也有不会的东西——视频动画配音。动画的配音对动画的观感有很大的影响,最初的配音由丁文婉完成,但效果并不如人意。为让视频效果更加完美,她们联系到在体育课上因打羽毛球认识的传艺院学生曹子宁组成三人女团,让她主要负责配音和精剪视频。相比丁文婉,学过播音课程的曹子宁配起音来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丁文婉告诉记者,多亏学校的综合学科建设和文理专业混合上课的体育课,加强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为学生竞赛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也感谢负责的老师和努力的自己,使得“女团”一路跌跌撞撞但终有所得。

始于执着,成于平衡

第一次参加比赛,“女团”也少不了思想的摩擦与碰撞。加上疫情间几千公里的距离更加剧了沟通的难度,每周一次的线上冲突成为丁文婉与范滢滢的家常便饭。但这几个有自己坚持的人朝着把作品做好的共同目标,在团队中不断争论和探讨磨合中,逐渐磨平菱角,学会了妥协。

丁文婉为了让视频体现出流畅感,拍摄时就试图营造出一种流畅长镜头的感觉。由于缺乏沟通,负责精剪的范滢滢没能明白丁文婉想要的效果,将字幕安排得比较快,所以为了配合字幕,在一些过渡较长的地方调了速以及删减了部分。但这和丁文婉预想流畅感有所出入,因此视频一出,丁文婉便直接提出自己的意见。而由于远距离交流,沟通难免生硬,但双方说出了理由之后,范滢滢做出了妥协。“团队合作过程有些不同的意见很正常,但最后肯定会向更好的想法妥协的。”

丁文婉也是如此,因为作品后面有单纯的文字解释,她想觉得有些单调,所以想加一些特效让它丰富一点,但范滢滢却想坚持突出视频的手工性,如果作品前面都是手绘的元素,没有剪辑痕迹,那最后突然加上特效就会十分突兀,如果全部都加上特效,又会将它作为手绘作品的独特优势变得模糊不清。因此丁文婉也做出了妥协。

诸如此类的故事在“女团”中常常发生,而为了让作品更好这一共同目标始终是她们之间的平衡点。也正是因为她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才能够让这个作品不断完善,获得桂冠。而这次夺冠让她们对于团队比赛和自己的专业知识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这次比赛只是个起点,未来不论是在自己的专业学习上还是在比赛和工作中都将倾尽全力,上下求索。

获奖团队留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