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上一棵松》
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家好,欢迎来到《红都故事会》栏目,我是延河。在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史上,杨松的名字并不响亮,他在《解放日报》总编辑的岗位上默默的工作,很少参与公开的活动。我们都知道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知道杨靖宇等一大批抗联的英雄,却很少有人知道杨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这样一位党的新闻史和战争史上的重要而可敬的人物,我们不应该忘记。他就是延安《解放日报》第一任总编辑杨松。本期由清凉山景区讲解员王莉娜为大家讲述《清凉山上一棵松》。
第三期故事讲述者王莉娜
大家好!欢迎来到《红都故事会》栏目,我是本期讲述者王莉娜,我为大家讲述的是《清凉山上一棵松》。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清凉山则是培养新闻战士的摇篮,一批批新闻战士在这里茁壮成长,在延安清凉山新闻纪念馆的党报展览大厅,有一副照片格外吸引人们的目光。照片中的主人正在伏案奋笔疾书,主人公面容憔悴,深度近视眼镜下的眼帘明显泛出浮肿但目光依然坚定,手指异常瘦削,却似手握千斤,他,就是英年早逝的《解放日报》第一任总编辑杨松。
这是他生平最后的一张照片,也是他生命最后的写照。
杨松,原名吴绍镒,湖北大悟县人,早年受陈潭秋,董必武影响投身革命。1927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研读马列主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大好河山沦落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为挽救危局,27岁的杨松受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的委托,以满洲巡视员的身份回到东北参加东北抗日游击斗争的领导工作。在那日寇猖獗,环境险恶的日子里,杨松带领战友们深入抗日密营。喋血苦战。他化干戈为玉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壮大抗日武装队伍。他成功的运用了在苏联学到的革命经验,主持完成了东北抗日联军的组建。东北大地上,吴平的名字家喻户晓,那是杨松同志的化名。
1938年春天,杨松从共产国际来到盼望已久的延安。鉴于杨松丰富的理论宣传经验,中央任命他为中央宣传部兼马列学院教员。杨松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这项工作。工作之余,他还为党中央起草、撰写了大量的政治理论著作。毛主席非常喜欢这位博学多才,头脑敏锐的年轻人,经常邀请杨松促膝畅谈。每当苏联朋友来访,主席总是邀请杨松但任俄文翻译。
1941年,为了加强党的舆论宣传作用,党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一份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并任命杨松出任报纸总编辑。肩负着党的重托,杨松带着简单的行李从延安的兰家坪来到了清凉山解放日报社的驻地,开始了他毕生从事的最后一项事业。
为使《解放日报》成为党指挥中国革命的锐利武器,杨松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同志们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呕心沥血,埋头苦干。每天,他从审稿,改稿,写文章,做报告,总是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马虎。同志们走过他的窑洞前,总是看到他伏在煤油灯下,奋笔疾书的身影。他窑洞里的煤油灯通常从天黑亮到天明。
《解放日报》创办初期,由于缺乏经验,报社规定每天必须发表一篇社论。杨松在处理繁重的日常事务外,还承担了撰写社论的重任。报纸创刊一个月,他就写了29篇社论。繁重的写作任务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终于拖垮了他的身体。曾经在东北游击时患上的肺病,后来在苏联已经治愈,但此时旧病复发。开始,同志们劝他到医院看看,他总是嘴上答应,但以工作起来就忘得一干二净,以至于病情加重才被迫住进了中央医院。
躺在病榻上的杨松还是惦记着报社的工作。当他听说有的年轻同志不安心报社工作时,他便托人把这些同志找来,语重心长地劝告说:“不能为个人利益打算,面对国家存亡,个人得失算得了什么!”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总是靠着枕头为报社写文章,有时竟通宵达旦。身边的同志不得已,只好将笔和稿纸收起来,他急切地恳求说:“时间对于我太宝贵了,请把笔和稿纸给我吧!”望着他那被病魔纠缠而浮肿的脸庞,同志们无不偷偷落泪。
党中央毛主席非常关心杨松的病情,多次到医院去探望。毛主席还拿出自己的一百元稿费给杨松买营养品。
由于延安当时落后的医疗条件,肺病竟成了不治之症。1942年11月23日的清晨,年仅34岁的杨松怀着“病好以后再为党工作三十年”的美好愿望,用微弱的声音,颤抖的嘴唇,唱着《义勇军进行曲》离开了人世间,离开了他魂牵梦绕,难以割舍的革命事业。
弥留之际,这位勇士用颤抖的声音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唱出了自己的威名,唱出了自己的本色,更唱出了一个知识分子成长为一个革命活动家的人生。
党中央和《解放日报》社为杨松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会,并将遗体安葬在清凉山离报社不远的高达挺拔的松树下。毛泽东亲笔题写挽辞:“杨松同志办事认真,有责任心,我们应当记住他和学习他。”
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兵力向延安发动重点进攻。清凉山再一次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之一。空袭过后,人们再也没有看到清凉山上那棵高大挺拔的青松,烈士的陵墓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如今70多年的风雨过去了,清凉山依旧是那样苍翠,那样挺拔,因为烈士的血肉深深地融进了这块热土,滋养着这片土地。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清凉山那棵高大挺拔的青松。
联系方式:
贺延河:13209285088、0911-2112199
尚媛媛:18009116487、0911-2116285
张宁宁:18809110289、0911-2123320
联系邮箱:yananhongdu@sina.com
图:摘自于网络
长按了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