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全国“五院四系”之一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立德树人导师论坛】谭明方:如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素养

发布时间:2021-10-21 11:10:26    浏览次数:270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官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如何引导研究生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的素养。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来介绍。

第一个方面是引言,我们要说一说为什么要引导研究生的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的素养。我们主要讲三个问题:

第一,引导研究生知晓科研伦理,培养科研道德,做到科研诚信。

第二,要引导研究生知晓学术规范,养成符合学术规范的科研行为习惯。

第三,导师组和导师应该成为主要的引导者。

首先来讲引言。讲求科研诚信,遵守学术规范,是关乎一个国家创新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已经引起国家、社会、学界的高度重视,中国高校已经形成基本共识。各高校都出台了关于讲求科研诚信、遵守学术规范的规章制度,有的还专门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在宏观环境、中观层面大力推动科研诚信环境建设的同时,高校研究生培养中引导研究生养成讲求科研诚信素养和遵守学术规范的习惯,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那么,如何引导研究生形成讲求科研诚信的素养和遵守学术规范的习惯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一、引导研究生知晓科研伦理,培养科研道德,讲求科研诚信

(一)科研有“伦理”

如同“不欺骗”、“不偷盗”是任何社会共同体的基本伦理一样,“不抄袭、不造假”,则是世界科学研究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的基本伦理。

(二)对学者有“道德”要求

一个研究者,知晓科研伦理、真实地按照科研共同体的学术规范进行研究活动,就是道德的科研行为。

(三)做学者要讲“科研诚信”

作为一个研究生,从事研究活动,实际上就是与学术共同体签订了一份“科研诚信契约”,就是客观上承诺了按照学术规范进行科研活动。因此,在科研中也必须履行科研诚信承诺的责任。

二、引导研究生知晓学术规范,养成符合学术规范的科研行为习惯

(一)知晓学术规范

学术规范是科研伦理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具体体现。

在引导研究生讲求科研诚信的前提下,还要引导研究生知晓学术规范,知晓“无意”与“故意”违背学术规范的界限。

研究生阶段容易发生学术不端的情形有:重复、错误、不可再现(数据及结论);另外,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还包括抄袭、造假、引用涉及授权、诉讼/调查问题的文献等。

(二)养成符合学术规范的科研行为习惯

在引导研究生知晓学术规范的基础上,还要引导研究生在科研活动的各个环节按照科研环节的内在逻辑进行科研活动,养成符合学术进行科研活动的习惯,避免“无意的”学术不端情形的出现。 

三、导师组和导师是主要的引导者

(一)对研究生实施“科研诚信社会化”

研究生是“学习做研究”的阶段。这也是研究生接受学术共同体“科研诚信社会化”的过程。

研究生正是通过“科研诚信社会化”知晓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学习讲求科研诚信。

(二)导师组和导师是实施“科研诚信社会化”的关键主体

在国家层面、学界和学校层面都有了严格要求的前提下,导师组和导师是代表学术共同体对研究生实施“科研诚信社会化”的关键主体。

导师组的科研诚信氛围,导师个人的科研诚信和严格遵守学术规范的行为,都对研究生可能形成怎样的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素养,有着重要的塑造和影响作用。

谢谢大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