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网站

  • 未认证

  • 机构名称: 延安红都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机构地址: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中心街十字延安旅游大厦4楼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延安红都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培训动态>
培训动态
机构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发布时间:2019-10-18 14:52:55    浏览次数:1008     来源:延安红都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旧址简介-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大家好!我是延河,今天我要带大家了解的是《延安日本工农学校》。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随后三年时间里,八路军俘获了越来越多的日本士兵。怎样对待这些战俘呢?众所周知,这些日本战俘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影响严重,很难在短时间内改造他们。于是由日本共产党领导人野坂参三(中国名字叫林哲)提议,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反复磋商并在1940年10月决定,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延安建立一所以日军战俘为主体的化敌为友的特殊学校。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为了建立这所学校,中日两国的有关同志用相当长的时间进行了研究、筹备。这个学校取什么名字呢?野坂参三与毛泽东、王稼祥进行了协商。大家认为,各抗日根据地俘虏的日本战俘虽然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忠实信徒,但他们普遍出身于工农家庭,因此就定名为延安日本工农学校。随后,筹备人员着手寻找校址。当时在宝塔山附近有一所为东北地区培训干部的学校,面积大,空闲着,有人说是一个很好的地点。但有人反对,认为它在延安的中心,靠近宝塔山,易成为日本飞机轰炸的目标。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决定把学校设在这里。事实上,日军在多次轰炸延安城时,正是把宝塔作为搜寻延安的惟一标志性目标而保留下来,危险最大的地方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地方了。野坂参三受中共中央委托,担任日本工农学校校长,此外他还兼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对敌工作部顾问等职。

学校教育进程,大致分三个阶段。刚到延安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约一个月,对学员进行入学资格审查,主要了解学员是否有入学要求,是否具备了入学条件。审查通过,就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预科生教育课程。经过预科教育,接着实施10个月的本科生教育。
学员通过入学资格审查后,还须填写入校志愿书:"我进日本工农学校,自当努力学习该校所教授之学科,并服从本学校所规定之校规及纪律,若有违犯,愿受校规的处罚。"在学员中,也有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毒害颇深的学员。特别是日本军部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向该校派遣经过专门训练的特务,妄图窃取我军反战情况,煽动学员逃跑,投毒暗杀师生。
1940年10月开始上课时,有学员11名。1941年3月,山东抗日根据地有14名日本人到达延安,使日本工农学校的学员增加到25人。
1941年5月15日,在延安文化沟八路军大礼堂,隆重举行了日本工农学校正式开学典礼。中央机关及延安各学校、团体2000余人参加祝贺。毛泽东亲笔为大会题词:"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军国主义与中国的民族败类!"根据毛泽东的这个倡导,学校提出了校训:和平、正义、友爱、劳动、实践。
从1940年到1945年,先后有近500名日军战俘在此得到思想转化和素质提高,绝大部分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日本人在华的反战组织,有些还浴血奋战在前沿阵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光荣捐躯。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战俘学校,而且是培养在华日本人反战人才的一个摇篮。1944年春季后,我军相当一部分对日军的工作都由这些人担负,他们与我军对敌工作组织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共谋胜敌之策,成为不可替代的力量。正如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校长野坂参三所言:“反战同盟本身的力量,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但人数增加了很多,而且培养出许多干部。像日本工农学校的教务主任、教员,都是从学生中提拔出来的。在前方更有许多能写很好的传单、标语的宣传干部。”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1945年9月初,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结束了其历史使命,大部分人员奔赴东北、华北、华中战场,帮助我军接受日伪投降,而后回国。有些人一直留在了中国。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

联系方式:

             贺延河:13209285088、0911-2112199

             尚媛媛:18009116487、0911-2116285

             张宁宁:18809110289、0911-2123320

  联系邮箱:yananhongdu@sina.com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干训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