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福建农林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福建农林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学子创新创业类竞赛展风采

发布时间:2022-03-04 15:33:52    浏览次数:275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学校坚持将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竞赛工作体系,出台《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业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与奖励办法》,实现创新创业类竞赛申报、参赛、奖励闭环式管理;将师生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的成绩纳入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体系,并作为教师职称晋升重要条件,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2021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赛事奖项304项,省级赛事623项,在近三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学校均位列全国百名之内。现将部分获奖项目介绍如下:

一、2021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 iGEM ) 金奖——《提高微藻固碳联合生产高附加产品的基因串联》

团队成员:

生命科学学院:殷炜铧、董广辉、肖家旺、张晓伟、陆瑶、章翠玲、温丽昕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连艳琼、苏莹珊

农学院:袁玉晶、吴梓薇

金山学院:虞成意

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合署):王雪婕、徐洋洋、郑雅菲

指导教师:

生命科学学院:张惠莹、缪颖、秦源、林月绪、张健

农学院:刘建、曾任森

项目简介: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是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国际顶级赛事,该赛事长期以来受到Nature、Science等国际学术期刊的关注和报道,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由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艺术园林学院共同组建的CHINA-FAFU团队,是我校继2016年获iGEM金奖后再度夺金,并首次获得单项奖的提名奖。参赛项目结合当下气候环境日益紧张的态势,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三角褐指藻,历经三次工程迭代,实现了三角褐指藻固碳、油脂合成及岩藻黄素的增量,助力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并为降低生物柴油生产成本,推动生物新能源的推广提供了借鉴意义,应用前景葳蕤蓬勃。





二、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金奖

团队成员:

经济管理学院:陈鸿洋、张哲宁、刘朝源、张丽榕

指导教师:

经济管理学院:严志业、许驰

项目简介: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由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以及中国工程院主办,旨在鼓励大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团队意识。我校团队参加的企业运营仿真赛项,重点围绕“产教融合”“商工结合”“数智经济”等主题内容,通过模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业务流程与全景商业社会生态环境,是对学生经营和管理企业能力的一次全面比拼。我校团队充分发挥多年来在产教融合、虚拟仿真建设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从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60支队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



三、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基于交通微时空的车路协同安全驾驶系统

团队成员: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徐大庆、韦梅芬

机电工程学院:朱淦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郎志

指导教师: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林宇洪

项目简介: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是国内物联网领域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赛事,由教育部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创办。本届赛事,吸引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1475支队伍参赛,华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百度等十多家知名企业参与产学研指导。我校作品“基于交通微时空的车路协同安全驾驶系统”,解决了智慧公路车路协同通讯难题,扩充了CSA连接标准的行业应用场景,斩获了大赛一等奖,并被授予“CSA联盟特别创新奖”。





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外运全链路智慧物流系统

团队成员: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丘伟国、曾龙宽、黄曦、黄佳欣、张江曜

指导教师:

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林宇洪、邱荣祖

项目简介: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是面向全国大学生的大型物流竞赛活动,通过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提高大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促进教学相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校“中国外运全链路智慧物流系统”作品,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中,荣获最高奖项 “最具企业价值奖”“国一等奖”“最佳风尚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项目聚焦中国外运建设全链路智慧物流系统,提出了数字海丝航道的新基建设想,构建海上无线传感网以获取海丝航道的交通、水文与气象大数据,实现航道的数字化管理。同时,实时计算船舶航行风险,并量身定制航行策略,保障丝路海运安全。基于AR技术实现了对集装箱货物的透视,提升港口工作效率。在疫情背景下实现了无接触联运、配送、消杀,实现了城际联运、甩挂技术、博弈协作的三级运力共享。结合区块链智慧单证系统,实现对国际物流全链路管理,最终构建了“全链路+区块链”的智慧物流体系。





五、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四项银奖

自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以来,我校高度重视赛事组织工作,全面动员,组织师生广泛参与。全校报名项目总数超过了3800项,其中“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项目近500项,累计参赛学生超过1.3万人次,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健全和完善赛事组织体系,以赛带训、以赛促学。通过院赛、校赛层层遴选优秀项目,推荐参加省赛国赛;加强赛前辅导,提升项目综合水平。通过组织优秀项目集训营、路演专项指导等,不断提升参赛项目质量。现将银奖获奖项目介绍如下:

1、《组培技术平台——植物组培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吴宇函

团队成员:张金龙、郑范辰、叶镔姬、石碧滢、刘怡、袁松、马松峰、王玥瑶、张天赐、袁芷娴、燕鑫、钱楚怡、尤昌明、吴俚霖

指导教师:何碧珠、林蔚、兰思仁、刘江枫

项目所在学院:园艺学院

项目简介:组培技术平台汇聚了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专家,共同打造了一个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一体化平台。平台不但为专家和相关企业提供资源与信息支持,为提供培养基配方、种苗、专利、组培相关技术、组培工厂设计方案等的一系列围绕“实现种苗产业化”的实体服务。并积极对外联系,通过参与中国南南合作项目打造对外信息交流桥梁,促进组培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努力成为联接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型纽带。



2、《光韵岭上——新一代植物照明方案先行者》

项目负责人:黄婧泓

团队成员:徐可妍、杨育锟、张铭、李烨彤、赖诗婷、雷东东、李以任、郭奕君、姚雨彤、吕晓杰、康炜锟、蔡椰萍、郭白雪、温婷婷

指导教师:陈俊杰、李坤明、李健英、何均琳、林杰、汪金祥、陈雪婷

项目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项目简介:项目是专注现代农业服务项目“个性化LED植物照明”,以智慧农业为核心、植物光合芯片为载体。针对传统农业受光照时数、光照强度、光质等自然光照条件的制约等行业痛点,运用“LED芯片+“光配方”技术+物联网管理方案”,通过大数据分析与监测,提供一站式个性化LED植物照明方案服务。主要应用在瓜果蔬菜、种苗育苗、药材栽培等三大领域。在解决复杂环境照明难题的同时,更实现大规模农业下的“精准照明”。



3、《得芯科技——国际领先的25GTIA芯片供应商》

项目负责人:丁昊凡

项目成员:洪鑫、张煜欣、王娟、林志颖、王派、郑伟婷、陈嘉杰、王夕悦、王霖玮、林莉、纪炜枫、林凯、黄婧泓

指导教师:罗志聪、李景虎、叶善斌、陈俊杰

项目所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项目简介:25G 高速跨阻放大器(简称25G TIA)是建设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核心电芯片,但国内TIA芯片高度依赖国外进口,25G TIA芯片国产化率不足1%。团队历时多年,研发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25G TIA芯片,芯片灵敏度领先国际主流产品1至2 dBm。目前已成立福建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质量检验、样机验证,进入量产阶段。



4、《创芯智造——领航智慧育苗“芯”时代》

项目负责人:王晋伟

项目成员:蓝豪玉、张诗筠、蓝佳怡、刘旸、聂冰倩、宋苑祯、郑天祎、陈梦涵、阮育慧、关善荃、王姝萱

指导教师:钟凤林、侯毛毛、许茹、王李进、许安心

项目所在学院:园艺学院

项目简介:创芯智造创业团队以科技创新为根本,致力于研发更优质、智能的新型育苗设备。项目主营产品将磁悬浮技术引入植物栽培领域,集PWM磁化水养护、气辅式静电纳米雾化灌溉、空间电场防治病虫害、增产促生等植物养护技术于一体,弥补传统育苗设备的不足。团队成员来自园艺、智慧农业、计算机、工商管理等多个领域,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曾多次参加智慧育苗相关论坛,目前已申请各类专利14项,愿为实现智慧育苗4.0时代做出不懈努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