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网站

  • 未认证

  • 机构名称: 延安红都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机构地址: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中心街十字延安旅游大厦4楼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延安红都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培训动态>
培训动态
机构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红都故事会第十五期《陈康白与他不灭的革命之心》

发布时间:2019-12-19 09:15:41    浏览次数:1071     来源:延安红都红色文化培训中心

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大家好!欢迎来到《红都故事会》栏目,我是延河。

陈康白,190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路口镇,杰出的科学教育家,抗战时期从德国留学归来,又弃笔从戎、用自然科学抗战兴国。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哈工大校长,他的爱国情怀和精神力量犹如引路明灯,照耀一代又一代学子奋力前行。在延安期间,作为边区少有的“海归”科技人才,陈康白在工作中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缔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自然科学大学—自然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先后为边区培育了500多名自然科技人才,为抗日根据地发展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生真正的意义是将个人发展深深融入祖国的前途命运中,做祖国的强盛砖瓦。”本期由延安市科学技术馆展教部科技辅导员吴靖羽为大家带来《陈康白与他不灭的革命之心》。


第十五期故事讲述者吴靖羽
现任延安市科学技术馆展教部科技辅导员
2016年“第一届陕西省科技馆辅导员大赛”个人辅导赛二等奖
2017年“传承延安精神、做圣地文明人”演讲比赛一等奖
2017年“第五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西部赛区陕西小组赛”三等奖
2017年“第五届全国科技馆辅导员大赛西部赛区陕西小组赛”科学表演优秀奖
2017年“第二届陕西省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展品辅导赛三等奖
2017年“延安市科学技术馆2017年度”优秀工作者
2018年“第三届陕西省科技馆辅导员大赛”展品辅导赛三等奖
2018年“延安市科学技术馆2018年度”优秀工作者

 


陈康白与他不灭的革命之心

延安是我的“母亲城”,我在这里出生长大,从小就对延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此刻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公路。延安的样子日新月异,只有那一个又一个的红色景点,静静的在向我们诉说着那半个多世纪前的故事。
延安被誉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城”,成长在延安土地上的我,在长辈老师的教诲中,知晓了几十年前关于抗日战争的硝烟战火与延安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故事。
那时,战火肆虐着华夏土地,战争的硝烟弥漫在各个战场,也弥漫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头。作为后来人的我们,只知道我们的先辈打赢了抗日战争,殊不知先辈们留了多少血,受过多少伤,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如今,战争的硝烟早已经从华夏的大地上散去。我对于抗日战争的了解,大多是从历史书中得知的。

在我的印象里有这样一位传奇先人,每当提及抗战时期的延安,长辈与老师都曾无数次讲起过他的名字,他便是陈康白。

1937年,他带着成箱的化学资料直奔延安红色苏区。
一位留样的博士能够在国内动荡之际毅然决然的回国,并直接来到了红色苏区延安,这当然是一件大事。为此,毛主席以及朱德同志先后接见了陈康白,热烈欢迎这样一位留洋博士加入到解放事业之中来。
陈康白先生一生都奋斗在了科研与革命的第一线,在陈康白刚刚来到延安的时候,他就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了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后来,为了给抗战培养技术人才,在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延安自然科学院,筹建工作亦是由陈康白先生挂帅。
现在的我们真的很难想象延安自然科学院对于中国革命事业的贡献。在由50个窑洞、30余间平房里,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经办理工科高等教育的大门,陈康白成为了当时的第一任院长。
正是因为有了陈康白,有了他一手筹建起来的延安自然科学院,红区能够生产钞票纸;能够制盐;发现并开垦了南泥湾;制作出了火柴、玻璃、肥皂、酒精,探明开采了油井;设计了水坝.......
由此,中共苏区终于打破了日、汪、蒋的封锁,延安自然科学院的诞生为苏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44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陈康白先生虽担任着延安自然科学院的院长,却也需要参加到南下革命的队伍之中去。这支队伍之中有不少的专家与学者,大名鼎鼎的作家周立波与经济学家丁冬放都名列其中。
去到前线就意味着生命要受到考验。陈康白先生所在的部队经过一座碉堡时,旅长找来了陈康白先生,让他给出一个主意,怎样才能够顺利的度过这座碉堡。陈康白提出:“可以用浸透的棉被披在身上,同时顶着一张八仙桌,这样大概可以阻挡住对面土枪的火力。”因为陈康白先生的这个主意,部队顺利打下了这座碉堡。
1981年陈康白先生离世,但是他为我国的革命事业、教育事业、化工事业做出的贡献却不会被磨灭,一代传奇永远不会落幕。
霞光再一次照射到了延安的土地上,太阳虽然落下,可蝉鸣之神却没有断过,它知道第二天太阳依然会如期而至。我相信,延安的红色之火亦永远不会熄灭,它会像太阳一样一直轮回、传承开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干训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