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全国“五院四系”之一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100年高峰论坛在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1-06-21 16:13:01    浏览次数:253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官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6月19日,“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100年高峰论坛”在我校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协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规部、学科办、高教研究中心承办。



上午9时,“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100年高峰论坛”开幕式在金谷国际大酒店举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灿明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副会长王运来,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周光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邹进文,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周巍等出席开幕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延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当代教育论坛》《教育发展研究》等期刊的主编近百人参加会议。开幕式由邹进文主持。









杨灿明校长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经过艰苦开创、曲折探索、辉煌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历史性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他表示,中国的大学应从党的百年辉煌历程中汲取新时代奋进力量,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把我国建成高等教育强国而不懈奋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将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传承中原大学的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王运来副会长在致辞中阐释了新型高等教育的特点,以及新型高等教育“新”在何处。他指出,与国民政府的高等教育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新型高等教育具有独特性、合理性和先进性。新型高等教育在办学宗旨上重视学问而非学历,在教学方式上注重实践教育,致力于培养善人。同时,新型高等教育办学讲究短、平、快,注重教育与实践相联系,真正建立起了集体的、自动的、互相帮助的学习制度。

周光礼教授从中国古典高等教育遗产、中国共产党创建新型高等教育实践和构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他表示,发展新型高等教育需要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实事求是。中国的新型高等教育具有独特性,坚持立德树人,遵循社会需求逻辑,能够为全球高等教育做出贡献,给其他文明带来实质性的启示和借鉴。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与其文化模式相适应的。他强调,建构新型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必须重视真正本土化的“延安模式”。



在论坛主题发言阶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洪成文教授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剖析了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空间与可能;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研究员欧七斤分享了上海交大的百年党史历程,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高校发展的历史缩影;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汤涛研究员介绍了在高校合并更名的背景下,1972年-1980年期间华东师范大学的更名始末;上海大学文学院刘长林教授在报告中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大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经验;延安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张雪梅教授分享了延安时期红色育人的发展道路及其价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高利红教授阐述了百年来中国的教育法治进程。







在分论坛研讨环节,与会学者围绕“红色基因传承创新与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开展深入交流研讨,从不同视角对高等教育红色基因的传承、高等教育的治理创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下午的论坛闭幕式由高利红部长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赵仲宇、华中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段锐分别对两个分论坛进行了总结汇报。闭幕式上还举行了《高等教育评论》高被引作者颁奖仪式,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冯德连教授作为高被引作者代表发言。邹进文副校长在总结致辞时表示,本次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将一步学习借鉴各校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深化“双一流”内涵建设,继续将《高等教育评论》《新文科教育研究》打造成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