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地区分站: 更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培训课程 > 党史教育学习 > 热门基地

遵义会议会址

2021-05-21 14:49:59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

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11月24日,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遵义会议会址原为黔军25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民囯二十四年(1935年)1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令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中共中央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史称“遵义会议”。1951年,遵义人民为纪念遵义会议,在遵义地区专员公署和中共遵义地委领导下,成立了“遵义会议纪念建设筹备委员会”。

1954年1月,遵义会议会址开始复原陈列。8月,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电告中共贵州省委“遵义会议是在黔军阀柏辉章的房子里召开的。”至此,遵义会议会址才确定。接着,国家文化部决定成立“遵义会议纪念馆筹备处”,开始对会址原状进行全面勘察,同时大规模地、有计划地搜集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的文物资料。1955年10月1日,遵义会议会址开始半开放。1957年3月6日,杨尚昆再次回忆证实,这样,主楼楼上东走道原房主的小客厅,即为遵义会议会议室,这样就确定下来了。7月1日,遵义会议会址对外开放。

遵义会议会址旧照片1958年11月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当年参加遵义会议的邓小平,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会议参加者杨尚昆参观遵义会议会址,确认并证实会议室的位置准确无误。1959年10月1日,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遵义会议会址正式对外开放。1964年,毛泽东主席亲笔为纪念馆题写“遵义会议会址” 。1968年至1972年2月,会址内的辅助陈列也作了三次大修改,修改的指导思想是在陈列中突出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突出毛泽东个人的革命活动和历史作用。1970年10月4日,贵州省核心领导小组决定将遵义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现凤凰文化广场)一部分房子,作为“遵义会议陈列馆”。 经维修后,陈列馆于1972年1月8日半开放,年底正式对外开放。开放后,会址内的辅助陈列拆除。1979年,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45周年,遵义会议纪念馆着手对会址的陈列进行修改。1980年1月8日,在上级党委和新华社记者支持下,纪念馆第一次较准确的、科学的在会议室南墙上挂出了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秦邦宪、 陈云、刘少奇、朱德等八人的历史照片。1983年,在会址主楼陆续复原陈列了刘伯承、杨尚昆、彭德怀、刘少奇、李卓然、彭雪枫及参谋人员住室,恢复了当年的原貌。

遵义会议会址正门1984年,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修复,并在旧址内辟“遵义会议辅助陈列室”,将原“遵义会议陈列馆”拆除。同时把会议室毛泽东等八人的照片在辅助陈列室中展出。11月,邓小平题写了“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几个大字。1985年1月,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遵义会议辅助陈列室对外开放。1988年,会址南侧的跨院,复原了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局机要科旧址。于同年8月1日对外开放。1985年初,为纪念遵义会议胜利召开50周年,杨尚昆与李伯钊旧地重游来到遵义。199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遵义会议会址。199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再次视察遵义会议会址。2001年,遵义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其周边环境进行了较彻底整治,拓展了保护范围,增设了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雕塑像和毛泽东像章陈列展。2004年,新建“遵义会议陈列馆”。2007年,遵义会议会址“红军街”开业。201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贵州调研,瞻仰了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和遵义会议会址。2012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遵义会议会址。2016年1月15日至19日,中亚国家驻华使节团考察并参观遵义会议会址,体验了贵州省红色经典文化。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视察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