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地区分站: 更多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名师名家

—————— 名师名家阵容 ——————

专业标准、行业标杆、权威推荐

龙大轩 西南政法大学

龙大轩,男,汉族,1965年3月生,重庆梁平人,法学博士,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履历1981.9-1985.7: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9-1988.7: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8.7-1991.10: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任教,评为法学讲师1991.10-1994.6:宁夏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任正科级助理审判员1994.6至今:西南政法大学工作2001.9:评定为法学副研究员2005.9:破格晋升为法学教授2003.9-2006.7:攻读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

付子堂,男,汉族,1965年生,河南南阳新野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党政办公室(督查办、保密办、安稳办)、发展规划办公室(“双一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依法治校法律事务部、审计处。主管国家安全与保密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继续教育和培训、离退休工作、工会和体育工作。联系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主要学习经历】1981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学院,先后获该院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

蔡斐 西南政法大学

个人介绍:西南政法大学法治新闻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网络教学名师。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抗战新闻编辑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传媒》,2020年第1期;《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新闻舆论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承担课程:新闻评论学、新媒体实务、新闻法规与职业伦理。

邹东升 西南政法大学

个人介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治理与法治政府方向博士生导师、方向带头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带头人、重庆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级专家,重庆市第三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信访与法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政治学会副秘书

地区查询

李小珍

李小珍

西南交通大学

李小珍,男,1970年1月生,湖南安仁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副主任、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车桥耦合振动学科方向带头人。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四川省杰出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010年)、西南交通大学扬华之星培育计划(2010年)、国务院高铁安全大检查工务组专家组成员(2011年)、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013年)、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18年)。长期从事车桥耦合振动、铁路桥梁减振降噪、钢与组合结构桥梁研究。在高速铁路车辆

戴李宗

戴李宗

厦门大学

工作经历1983-1988 厦门大学化学系1988-1993 厦门大学化学系讲师1993-2001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2001-至今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2000 法国Montpellier Ⅱ大学博士后2005-2006 法国国立应用科学院(INSA de LYON)大分子实验室 博士后访问教授2007-至2017.9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副院长2008-至今 福建省固体表面涂层材料技术开放基地主任2009-至今 福建省防火阻燃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经历198

何正友

何正友

西南交通大学

何正友,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茅以升铁道科技奖、詹天佑铁道科技奖、四川省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四川省国际合作基地学术带头人。 现为IET Fellow、IEEE Senior Member、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

程璇

程璇

厦门大学

教育经历1983年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矿物工程工学学士1991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矿物工程理学硕士1993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材料化学哲学博士1993年-1997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1999年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工作经历1999年-2005年厦门大学化学系副教授、博士生教师2005年-至今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教师2006年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燃料电池创新研究所访问教授2007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访问教授研究领域能源材料、材料电化学、材料表

范平志

范平志

西南交通大学

范平志教授:工学博士(英国),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IEEE Fellow, IET(IEE) Fellow、中国电子学会(CIE)会士、中国通信学会(CIC)会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IEEE VT学会杰出讲师(Distinguished Lecturer)。1997年起受聘英国Leeds大学客座教授;2000年起受聘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分别于1996年在芬兰Mikkeli理工大学、2001年在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2003年在韩国全北大学、20

陈远志

陈远志

厦门大学

个人简历:2005-至今,在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任教2013-2014,悉尼科技大学,访问学者教育经历:2000-2005,美国肯塔基大学,博士1997-2000,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硕士1993-1997,国防科技大学,学士研究领域磁性纳米材料、金属纳米晶体、自组装技术、纳米储能材料。主要内容涉及:磁性纳米粒子、多组元异质结构纳米晶体、纳米晶体的自组装、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纳米材料的磁学及催化应用、纳米粉体的产业化技术开发等。主要科研成果长期在低维功能材料领域从事科研工作,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

陈立富

陈立富

厦门大学

工作经历:1981年9月-1985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系获得学士1985年9月-1987年7月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系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8月-1992年2月英国Leeds大学材料学院获得博士学位1995年6月-1995年12月意大利Modena大学访问学者1996年1月-1996年6月法国ENSCI工业陶瓷研究院访问学者1992年8月-迄今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学院讲师(1992年)、副教授(1995年)、教授(2000年)、博士生导师(2004年)教育经历:1981年9月-1985年7月 大连理工

李新宇

李新宇

浙江师范大学

李新宇,博士,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现任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系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和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入选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15-2016在阿姆斯特丹大学Reinout Wiers 教授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主要关注药物滥用者的认知及情绪(神经)机制,并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行为实验、眼动研究、EEG/ERPs、fMRI)展开相关研究。目前从事的项目包括:视觉工作记忆的认知机制;急性酒精摄入对工作记忆的影响;酒精滥用者对酒精相关刺激的认知加工

郑忠龙

郑忠龙

浙江师范大学

郑忠龙,博士,教授,博导。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全国高等师范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研究会副理事长。2005年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美国加州大学访学一年(CSC资助),合作导师为MingHsuan Yang教授。研究兴趣为机器学习、模式识别、图像/视频处理、区块链等领域,主持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以第一作者在ICDE、Pattern Recognition、Information Sciences、IEEE ACCESS、Image

张昭

张昭

浙江师范大学

2003年获新疆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获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2011年获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获新疆青年科技奖。主持完成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4项教育部科研项目;现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被SCI索引9

高超

高超

浙江师范大学

高超,男 ,博士,青年副教授。2010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15年7月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讲课程:量子力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研究兴趣:基于超冷原子气体的少体和多体物理,包括强相互作用玻色和费米气体,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和超流,少体物理普适行为,人工规范场和拓扑物理,非平衡态动力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7-2019),复杂超冷原子气体系统中的少体问题研究。

彭浩

彭浩

浙江师范大学

【个人简况】(1)彭浩,男,1982.12生,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2)现担任计算机系党支部书记、计算机系副主任、网络安全与软件工程教研中心主任、数据科学研究所副所长。(3)现为CCF高级会员、CCF专委委员、IEEE会员、ACM会员。【各类成果】(1)2012年5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获得“董氏东方”优秀博士奖学金、“光华”优秀博士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等荣誉,并获得2012年度“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30篇),包括SCI期刊

徐建中

徐建中

中国科学院大学

徐建中,工程热物理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能源风电叶片研发(实验)中心主任

倪维斗

倪维斗

中国科学院大学

倪维斗,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力机械工程专家。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杉达学院校长,现任北京市科协副主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战略与技术工作组中方组长。是我国热力涡轮机系统和热动力系统建模、仿真、控制、故障诊断方面的专家。

陆大道

陆大道

中国科学院大学

陆大道,中国科学院院士,经济地理学家。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66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80-1982年在原联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作访问学者,1992-1993年在德国不莱梅大学和波鸿鲁尔大学任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

陈凯先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大学

陈凯先,任国家新药研究和开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新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新医药博士联谊会理事长;中国药学会、上海市药学会、上海市分子科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药理学报、物理化学学报、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分子科学学报、药学进展、药物化学杂志编委;被聘为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制药(000597)专家委会首席专家。 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白春礼

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1996年任副院长,党组成员;2004年任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正部长级)。中共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等10余个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兼任中国微纳协会名誉理事长、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十二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奖励

廖允成

廖允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廖允成,男,1969年12月生,安徽六安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获陕西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廖允成教授主讲“农业生态学”、“农业概论”、“农作学”等6门课程,发表教改论文10篇;主编出版著作(教材)5部,参编著作10余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3项。“农业生态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编《农业生态学》获批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农业概论”被评为陕西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