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地区分站: 更多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名师名家

—————— 名师名家阵容 ——————

专业标准、行业标杆、权威推荐

龙大轩 西南政法大学

龙大轩,男,汉族,1965年3月生,重庆梁平人,法学博士,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履历1981.9-1985.7: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9-1988.7: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8.7-1991.10: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任教,评为法学讲师1991.10-1994.6:宁夏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任正科级助理审判员1994.6至今:西南政法大学工作2001.9:评定为法学副研究员2005.9:破格晋升为法学教授2003.9-2006.7:攻读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

付子堂,男,汉族,1965年生,河南南阳新野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党政办公室(督查办、保密办、安稳办)、发展规划办公室(“双一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依法治校法律事务部、审计处。主管国家安全与保密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继续教育和培训、离退休工作、工会和体育工作。联系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主要学习经历】1981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学院,先后获该院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

蔡斐 西南政法大学

个人介绍:西南政法大学法治新闻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网络教学名师。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抗战新闻编辑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传媒》,2020年第1期;《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新闻舆论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承担课程:新闻评论学、新媒体实务、新闻法规与职业伦理。

邹东升 西南政法大学

个人介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治理与法治政府方向博士生导师、方向带头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带头人、重庆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级专家,重庆市第三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信访与法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政治学会副秘书

地区查询

钱正英

钱正英

河海大学

钱正英,女,汉族,1923年7月4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嘉兴,1941年9月参加工作,194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现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占全

李占全

青海大学

李占全,男,汉族,1962年6月生,青海湟中人,无党派人士,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进入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工作,1998年任血液病科副主任,2000兼任检验科主任,2001年4月任副院长。现任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员,青海省输血协会副理事长,青海省医学会理事会理事,青海省医师协会理事会理事,青海省医学

赵之重

赵之重

青海大学

赵之重,男,1965年8月生,甘肃靖远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989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获农学硕士学位;2007年7月于华南农业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赴匈牙利格得勒农业大学做普通访问学者; 2004年获澳大利亚“亚洲奖学金”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4年至2006年期间为澳大利亚援助青海省林业生态环境恢复项目的澳方专家;2008年4月任青海大学教务处处长,2014年元月任青海大学副校长。兼任青海省联合职工大学校长,青海大学

李丽荣

李丽荣

青海大学

李丽荣,女,汉族,1968年生,吉林浑江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堆焊及表面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青海省特种设备安全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学术贡献:主要从事焊接专业的教学和金属材料表面强化处理、焊接过程自动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863项目、973计划前期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专利6项,为政府提供各类调研报告7篇。先后获得青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

王光谦

王光谦

青海大学

王光谦,男,汉族,1962年4月出生,河南镇平人,1989年12月参加工作,1994年4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治河工程专业;1982年至1989年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水力学与河流动力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1989年至1992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现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主任,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任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挂职);第十一届、十二届民盟中央副主席,第九届全国政

俞红贤

俞红贤

青海大学

俞红贤,男,1960年生,研究生学历,农学硕士学位,教授,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教育部院校设置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2018一2022)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青海省常务委员会委员、教科文卫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学术贡献: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3项

龙海如

龙海如

东华大学

龙海如,1955年7月出生。纺织学院针织与服装系针织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委员与纬编分会副会长,《纺织导报》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投资咨询公司专家人才库专家。

邱夷平

邱夷平

东华大学

邱夷平,1955年7月出生。纺织学院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荣誉有:是Gamma Sigma Delta 全美荣誉协会会员;2004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服务奖;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地方队”后备队;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结题优秀;第六届东华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2007年上海市科教系统“比翼双飞模范佳侣”。主要获奖有指导博士生:姚澜、徐荷澜、许福军,上海市科创杯一等奖:基于三维正交机织物的共形承载微带天线结构的研究。

丁辛

丁辛

东华大学

丁辛,1954年6月生。纺织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兼职为第5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市复合材料学会理事,《东华大学学报》、《国际纺织导报》、《产业用纺织品》等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成果为“建筑膜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型性树脂基纺织复合材料的制备”、“土工合成材料的光氧老化”、“纤维集合体的冲击性能”、“四梭网眼圆织机的研制”等

王善元

王善元

东华大学

王善元,1937年12月出生。纺织材料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纺织轻工评审组召集人、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他长期从事纺织材料教学、科研工作,主持承担国家、原纺织部、上海市等二十余项重大项目,荣获省部级教学、科研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和国家专利6项,主持的国家 “八五”攻关“多重加工变形长丝”项目分别获国家教育部一等奖、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并已应用推广驻香港部队的军服面料。他所指导的“毛涤复合纱线加工、结构、力学性能及其织物”获全国百名优秀博士论文奖,“纤维增强复合材

黄秀宝

黄秀宝

东华大学

黄秀宝,1935年6月出生。纺织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辞海”分科主编,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学术部顾问。近五年完成并通过技术鉴定或专家评议的主要科研项目有:原纺织总会科技三项费用项目“织物疵点快速图像分析研究”及“聚合物挤压法非织造过程分段解析研究”各一项及自选后继项目“熔喷非织造工艺理论研究”一项;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项目“纺织新品开发”一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纺织品表面纹理与表面形态的计算机视觉分析”一项

徐进宜

徐进宜

中国药科大学

徐进宜:药学博士,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系教授,博导。简介:1986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留校任教30年,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先后讲授了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子设计、药学英语、专业英语等课程。协助指导和独立指导过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80余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14项;参编著作10部。获得“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奖;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国家科技部优秀论文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中国药科大学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担任国家

孙丽萍

孙丽萍

中国药科大学

孙丽萍,女,博士,药物化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学习与工作经历:198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1991年获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2004年获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 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底至今在中国药科大学任教。研究方向:新药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 研究领域包括基于炎症和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和成药性优化研究以及金属催化的小分子药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承担科研项目:1. 主持

徐云根

徐云根

中国药科大学

徐云根,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第六届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任药学院药物化学系主任,江苏省药物分子设计与成药性优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药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评审专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等杂志编委;担任 Organic Chemistry, Current Medicinal Chemis

李志裕

李志裕

中国药科大学

李志裕,男,药物化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药学院副院长,先后在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本科、硕士以及博士),University della Carabulia(博士后)学习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与结构优化、及新药分子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在活性天然产物的结构改造、靶向抗肿瘤药物的设计与合成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现主持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一项江苏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主持完成了两项江苏省自然基金项目,参加了三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主持横向课

马春晖

马春晖

石河子大学

主管本科教学、外事、体育工作,分管教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联系师范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体育学院、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许先锋

许先锋

石河子大学

许先锋主管纪检监察、保密信访工作,分管纪委、监察处,联系政法学院、文学艺术学院。

尤启冬

尤启冬

中国药科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名师。研究方向:新药分子设计与合成研究。尤启冬教授现任中国药科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药物分子设计与成药性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然活性物质成药性研究方向负责人,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社会兼职:担任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药学会理事、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药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药学联合会规划委员会委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