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地区分站: 更多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名师名家

—————— 名师名家阵容 ——————

专业标准、行业标杆、权威推荐

龙大轩 西南政法大学

龙大轩,男,汉族,1965年3月生,重庆梁平人,法学博士,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履历1981.9-1985.7:西南师范学院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9-1988.7: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8.7-1991.10:西南政法学院法律系任教,评为法学讲师1991.10-1994.6:宁夏高级人民法院工作,任正科级助理审判员1994.6至今:西南政法大学工作2001.9:评定为法学副研究员2005.9:破格晋升为法学教授2003.9-2006.7:攻读刑法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付子堂 西南政法大学

付子堂,男,汉族,1965年生,河南南阳新野人,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主管党政办公室(督查办、保密办、安稳办)、发展规划办公室(“双一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依法治校法律事务部、审计处。主管国家安全与保密工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继续教育和培训、离退休工作、工会和体育工作。联系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主要学习经历】1981年9月,考入西南政法学院,先后获该院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

蔡斐 西南政法大学

个人介绍:西南政法大学法治新闻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教育部网络教学名师。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抗战新闻编辑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考察》,《传媒》,2020年第1期;《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新闻舆论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承担课程:新闻评论学、新媒体实务、新闻法规与职业伦理。

邹东升 西南政法大学

个人介绍: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治理与法治政府方向博士生导师、方向带头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科带头人、重庆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市级专家,重庆市第三批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信访与法治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理事、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政治学会副秘书

地区查询

冯培德

冯培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男,1941年4月7日出生,1957-196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力学专业本科,1963-1966年就读于南京航空学院自动控制系陀螺仪表及惯性导航专业研究生。1967年分配到航空工业部第六一八所工作至今,在1981-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学习工作两年,1983年任六一八所惯导系统研究室主任,1984年10月-2001年2月任六一八所所长,现任航空一集团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惯性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系统和测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六一八所/西工大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

屠基达

屠基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屠基达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专家,现任南航教授、博士生导师。1927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51年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8月投身于我国初创的航空工业,历任哈尔滨飞机厂设计员、设计科长;沈阳飞机厂“初教6”、“东风107”飞机主管设计师,设计室副主任;成都飞机厂设计所所长,副厂长、总工程师及“歼5甲”飞机主任设计师、“歼7Ⅱ A”、“歼7M”飞机总设计师;成都飞机发展中心副主任。为中国航空学会一二、三、四届理事,航空工业部科技

刘大响

刘大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刘大响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院士在我国航空发动机高空试车台、高性能推进系统预研、中推预研和推比 10航空发动机预研等重大项目中均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领导能力。刘院士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以及光华科技一等奖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主要论著有:航空发动机进排气装置设计手册、航空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总压畸变评定指南军用标准等80余篇

管德

管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32年6月出生,北京市人,高级工程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9月毕业于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曾任沈阳飞机设计所副所长,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航空工业部总工程师、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民航总局副局长。管德院士是我国气动弹性专业的奠基者和带头人,曾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可用于超音速飞机设计的气动弹性计算和试验方法。他主持的《高速歼击机的气动弹性分析》、《航空结构分析系统》,分别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对歼八的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荣获国家科技进

李顺龙

李顺龙

东北林业大学

李顺龙 男,汉族,1963年9月生,山东莱州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历任我校教师,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科学技术处二等秘书、一等秘书,我校科技处副处长、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资金筹措与财务管理处处长兼直属党支部书记。2011年10月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玉琦

王玉琦

东北林业大学

王玉琦 男,汉族,1964年4月生,辽宁新民人。1986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历任东北大学热能工程系辅导员、团委书记,党委组织部干事,产业管理处副处长,审计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人事处处长,党委组织部部长。2017年8月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2019年5月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陈文慧

陈文慧

东北林业大学

陈文慧 女,汉族,1964年5月出生,黑龙江哈尔滨人,中共党员,1987年8月参加工作。管理学硕士。现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历任我校机电系辅导员、团委书记,党委组织部组织员、党校办公室主任、党委组织部副处级组织员兼党校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部长、机关党总支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2012年7月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2017年4月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

李 斌

李 斌

东北林业大学

李 斌 男,汉族,1962年10月生,辽宁建平人。1983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党委副书记。历任通河林业局第一中学教师,我校师范学院教师、副院长、理学院院长。2011年10月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7年4月任东北林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张志坤

张志坤

东北林业大学

张志坤 男,1963年12月生,吉林人,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现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书记。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团委办公室主任,国家教委监察局三处主任科员、副处级监察员、第三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助理调研员、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职成司德育工作处副处长、成人教育处处长,中国药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17年4月任东北林业大学党委书记。

谢和平

谢和平

中国矿业大学

谢和平,1956年1月17日出生于湖南娄底,矿山岩体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校长,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1978年谢和平进入中国矿业大学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1993年至1995年担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1995年获得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6年入选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997年至1998年担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19

彭苏萍

彭苏萍

中国矿业大学

彭苏萍,男,江西萍乡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8岁当选),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长期从事矿井地质和矿井工程物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取得以下主要成就:(1)建立了煤矿采区小构造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体系;(2)探索出煤矿顶板灾害源探测技术与地质预测方法;(3)研制开发出矿井复杂地质构造探测装备与技术;(4)组建了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承担了12项国家重大科研和产业化项目、38项省部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获孙越崎能源大奖、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

周世宁

周世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周世宁,男,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著名矿井瓦斯防治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矿井瓦斯防治专家,中国煤矿瓦斯学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次提出煤矿瓦斯地质的八项基本因素;创建了"煤层瓦斯流动理论"体系;提出了"煤层瓦斯应力场"的概念,首次提出煤层是由煤粒和裂隙组成;创造性地提出了"煤和瓦斯突出的流变假说";发明的"胶圈-压力黏液封孔测定煤

陈清如

陈清如

中国矿业大学

陈清如,浙江杭州人,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著名选矿专家,我国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博士生导师,主持了我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的设计、建厂、设备安装、调试和投产的全过程,指导研究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在国内外首次将近似筛分理论成功地用于解决潮湿细粒煤的干法筛分问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厂,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第16届国际选煤大会"终身成就奖"。

钱鸣高

钱鸣高

中国矿业大学

钱鸣高,1932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著名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中国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提出了采场上覆岩层在受开采影响而破断后形成的结构模式,即"砌体梁"力学模型,创立了视老顶岩层为弹性基础上悬露板的力学模型,为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的确定及老顶来压预测预报奠定了基础。以后又在研究"支架一围岩"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支架一围岩"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为综采面的高产高效提供了保障。1995年当选中国

杨胜来

杨胜来

中国石油大学

姓名: 杨胜来职称: 教授职务:教育与工作经历:1978-1982 太原理工大学 本科1985-1987 英国University of Newcastle Upon Tyne 硕士研究生1992-1996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1996-199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后1998-现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师1994-1995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 访问学者个人主页:电子邮箱: yangsl@cup.edu.cn联系电话: 010-89732268所在系所: 油气田开发工程系研究方向: 油

韩德馨

韩德馨

中国矿业大学

韩德馨,中共党员,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煤炭资源与勘查专家,煤田地质学家、煤岩学家、地质教育家,中国现代煤田地质事业的先驱者之一,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韩德馨参加领导创建了中国高校第一个煤田地质系;在煤变质的研究领域里,提出了"燃烧变质"和"热液变质"新类型,并制定了构造变质作用的鉴定标志;组织编写了《中国煤田地质学》,主编了《中国煤岩学》专著。被国务院授予"有贡献的早期回国专家"称号,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

 刘慧卿

刘慧卿

中国石油大学

姓名: 刘慧卿职称: 教授/博导职务: 副院长教育与工作经历:1983-198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本科1987-199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硕士研究生1994-199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博士研究生1990-20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师2004-现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师1995-1996 美国Wyoming大学EORI,访问学者个人主页:电子邮箱: liuhq@cup.edu.cn联系电话: 010-89733511所在系所: 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研究方向: 油气田开发理论与系统工

程林松

程林松

中国石油大学

姓名:程林松职称:教授教育与工作经历:1982-1986 华东石油学院采油工程专业 本科1986-1988 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 硕士1990-1994 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 博士1988-现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师1994-1995 美国SSI科学软件公司项目协作个人主页:电子邮箱: lscheng@cup.edu.cn联系电话: 010-89734592所在系所: 油气田开发工程研究方向: 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油气田开发理论与系统工程教学情况: 《渗流力学》、《高等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