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春日的金辉铺着大地,满目葱郁的重庆三峡学院无限生机……
每到一处,都会让你饱览和见证到无处不在的青春与活力。
师生们幸福笑脸,会让你真情地感受到了他们无比的自信和无尚的荣光。
透过数学与统计学院这个“窗口”,记者了解到了近年来学校在加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中所探索出的一系列新经验和新成效。
一、与时俱进: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
数学与统计学院党总支教工支部共有党员32名,其中支部书记1名,组织委员兼纪检委员1名,宣传委员1名,支部班子均为硕士学位及以上,其中1人为博士学历,支部班子均为熟悉和热爱党务工作的青年党员学术骨干,曾在校级、市级和国家级比赛中获得殊荣。支部所属党员中,博士学历占比达到30.3%,高级职称占比达到51.5%,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较强的教学科研研究能力,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20年11月,支部作为“样板支部”获重庆市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培育创建单位。
32名党员,32个岗位,32面旗帜。
关于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总支书记张祥友首先引用了北宋大文豪苏辙的一句话:“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意思是说,要建造房屋,应当先打好地基。只有地基夯实了,建成的房屋才会坚不可摧,经久耐用。战斗堡垒筑得牢不牢,关系着整个战役的胜利。他还说,数学与统计学院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使党总支成为全体师生最贴心、最信赖的组织依靠,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他介绍,近年来,党总支要求每个党员的作用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最光荣的职责和最神圣的使命,心无旁鹜、克服困难、潜心教学、关爱学生,把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具体来讲,他们实施了“1234”党建工作法。
1、坚持一条主线。坚持把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互促作为工作主线,团结引导全体党员和教师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着力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挥两个作用。一是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竞赛、组织教研活动等,支部组织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不断增强。二是切实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育一批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骄人成绩的优秀党员。
3、推动三个引领。一是以党建引领学科专业。构筑高水平学科专业平台,不断夯实学院内涵实力。二是以党建引领教学科研。三是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实施党员教师联系指导帮扶学生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4、抓住四个重点。一是以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将理论学习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以组织生活净化政治生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三是以典型示范引领全面争先。注重发现、培养和推荐党员中间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四是以党员管理抓实师德建设。严肃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争当“四有好老师”。
二、开拓进取:推出党建工作新举措
在学校党委和学院党总支的高度重视和领导指导下,支部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严格规范党支部建设。
抓学习促提升。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周四下午固定为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用于组织全体党员思想政治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三会一课”突出政治学习和党性锻炼,做到形式多样、氛围庄重,每月至少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会议,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支部党员大会。每月相对固定1天开展主题党日,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构建了党员QQ群、微信群平台,随时随地交流学习心得,始终保持学习的质量。不断巩固提升党员政治素养,使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确保全体党员同志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抓管理展形象。严肃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党员服务意识,定期开展党组织生活会和党员民主评议,扎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了“支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定期开展党内警示教育,教育党员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拥护中央和市委有关作风建设规定,确保支部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足额缴纳党费,同时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开展老师和学生之间、党员和群众之间、委员和党员之间、书记和委员之间谈心,常态化了解师生困难诉求、倾听师生意见建议,建立师生有困难找支部、有问题找党员的帮扶机制,让身边的党员真的在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让党员真的觉得身份不一样,让群众始终感觉困难有人帮。
抓典型强示范。营造积极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不断发现、培养和发挥优秀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发现、培养和推荐党员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学校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以他们为标杆,将其作为其他党员学习的目标,带动其他党员积极进取,让每一位党员明白自己是新时代的先锋模范,把争当优秀党员作为支部每一位教师党员的工作目标。2020年支部党员涂正文和鲁祖亮同志荣获巴渝学者计划青年学者,实现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首次突破,涂正文同志还荣获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020年党员教师宋晓倩荣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劳动和技能竞赛三等奖,重庆市高校青年教师劳动和技能竞赛一等奖。支部班子吴艳秋荣获2020年优秀党务工作者,支部党员教师每年都会有一人荣获校级优秀党员称号。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发展党员,两年来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党员1名已转正,转正党员教师4人,其中高知党员1名。
三、凝心聚力:赢来党建工作新成效
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发挥政治引领、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促进学校中心工作等方面的主体作用明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互促的良好业绩彰显了初心与使命。
在构筑学科高地中彰显初心使命。支部班子积极牵头,全体党员奋勇争先,立足岗位争做贡献,支持学院学科建设。党员教师牵头申报数学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已通过重庆市2020年学位授权审核并公示,2020年党员教师身先士卒协助学院成功有条件通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认证,2020年党员教师王良伟和涂正文老师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分析”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这是我院首次以重庆三峡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该奖项;2020年,党员教师共申报国家级项目7项,占比学院87.5%,成果立项重庆市科委及教委项目7项,占比学院100%。立项重庆市教委重大项目1项,重庆市重点项目1项,重庆市科委项目1项,重庆市教委一般项目4项;引进横向项目4项,占比学院66.7%;总科研经费为100余万元。2020年共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3篇,占比学院84.31%,其中SCI论文18篇,占比学院90%,国内A类论文2篇,占比学院100%,EI 论文1篇,占比学院100%,CSCD论文3篇,占比学院100%,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占比学院100%。
在推动教学改革中彰显初心使命。支部党员成功申报重庆市重点建设教材(数值计算方法与Matlab程序设计)一部,重庆市教委教学改革项目1项,重庆市一流课程2门,校级各类教改项目5项。党员教师荣获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1人、重庆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校级说课比赛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两个团队荣获创新课堂比赛一等奖和三等奖。
在践行育人职责中彰显初心使命。支部建设坚持“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建设指导方向,不忘初心,教书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来,支部在总支的带领下开展“三四五”工程,三即1名支部党员教师关心帮助3名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知道有困难找党员教师;四即做“四个员”,做学生思想上的引导员、生活上的指导员、学习上的辅导员、心理上的咨询员;五即“五个一”,联系一个班级、培养一个学生干部、发展一个学生党员、上好一堂党课,建好一个支部。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020年党员教师王良伟同志指导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郑鹏程同学在全国81所师范院校的539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获第六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该比赛是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最高级别的技能比赛,实现了我校在这个奖项上零的突破,难能可贵。支部党员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课程学习、培训,2020年党员教师指导学生团队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市二等奖3队(王良伟、黄华平和王绍恒老师)。2020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比去年增加3个百分点,截止12月28日就业率90.09%;宿舍文明风貌呈现整体上升趋势,2020年学生寝室全年获校级表扬累计达57次,批评15次,宿舍违纪次数较往年明显降低。学院文明寝室创建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海棠苑2舍123、海棠苑5舍528被学校推荐为“市级文明寝室”。
党旗在校园里飘扬,堡垒在基层筑成。数学与统计学院党总支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取得了新成效,让师生拥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凝聚了共识,凝聚了力量,我们相信,这个党总支一定会进一步筑牢战斗堡垒,更好地推动了学校的高量、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