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贺敬之《回延安》
入春的延安仍带着一丝寒意,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热气腾腾,激情满怀,因为这里是延安,是每名共产党员心中的圣地。很荣幸,我能有这次机会,跟随同事一起走进延安,了解延安,接受这场实景党课教育。
作为一名80后,成长的过程平静而幸福,没有感受过太多磨难,对民族大义、生死存亡仅在历史课本中了解一二。延安之行给了我极大的触动,这座深沉的城市让我看到了一群格外执着的人,他们可以牺牲一切,只为心中坚定的信仰和追求。
延登上宝塔山,走进杨家岭,迈进枣园……
当亲身走过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了13个春秋的黄土地,看到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件件感人的事例、一个个动人的细节、一桩桩珍贵的史实,
毛泽东主席等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为中华民族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艰苦岁月中的点点滴滴,在讲解同志和现场授课老师的讲述中一幕幕浮现于我们的眼前,诉说着他们为了人民和民族独立所付出的艰辛。
在梁家河,看到《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书中描述的场景在现实中出现。1969年1月,还不满16岁的习近平来到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延川县梁家河队插队,一待就是七年。
在这七年里,他与村民一块生活、一块务农、一块吃苦。为了群众利益,引入了先进的沼气发电,开办了缝纫室、磨坊、供销社等,用自己的奖励为老百姓换了磨面机和柴油机,这一切都让我感动不已。
我越发相信,在坚定信念的鼓舞下,任何想象不到的困难都能克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艰难困苦中为我们创造出今天的和平,习近平主席当年在梁家河艰苦过四关却从没放弃信仰、从未忘记初衷。
生长在红旗下的我们又有何理由再找任何借口为今天的忙碌、辛苦来开脱,又有何理由怨天尤人?
这是一趟红色之旅,寻初心之旅,更是一趟自洁之旅,黄土高坡的风沙吹乱了我的头发,却荡涤了我胸中偶尔的怨气,洗净了我心灵的尘埃,使我坚定了信念、提升了党性。
短短四天的延安之行已经结束,但留给我的精神盛宴才刚刚开始。
今天,我已回到工作岗位,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检察工作中,不忘追求公平正义的检察初心,牢记人民检察为人民的检察使命,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从点点滴滴的工作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