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中煤集团重组20周年和销售公司成立10周年之际,春末夏初,我有幸随销售公司党委赴贵州印江参加了以“传承红色基因,助力精准扶贫”的主题教育活动。
贵州印江作为红色革命地区和中煤集团的精准扶贫地点。重走红军路,红二六军团会师纪念馆、纪念碑唱红歌、重温入党誓词;木盆村党建座谈,聆听精准扶贫工作,现场捐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习归来,收获很大。其中有两个人让我印象最深。
生活在红色土地的你
他是早上起来偶然在山间小路上碰到的一位当地的老人。他今年75岁,准备花2个小时到山上的一处集市去采购点东西。我很吃惊,便问:“为什么您不在山下就近买?”他说:“我就是从山上搬下来的,习惯了,搬下来5年,基本上每天走一趟。”我接着问:“那您现在生活和以前比怎么样?”他说:“现在好,政府给了搬迁补偿,住上了新房,通了自来水,每月还有钱领,交通方便了,在外地工作的孩子回来也快了,还新修了幼儿园,孙子孙女上学也很好。”路上,遇到了两次山石滑坡地段,他告诉我:“这里很快就有人来处理,把路修通。”
奋斗在扶贫一线的你
他是中煤奋斗在扶贫一线的驻村支书马杰。贵州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这里农业资源匮乏,走进村里的第一眼看到的“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的标语。在座谈过程中,听到村里的宣传委员告诉我们,像马杰这样的驻点村支书在扶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村里的扶贫人员都是包干到人,必须要挨家挨户的去走访,他对每个村民的了解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家人,他经常召集村民一起探讨脱贫致富的方法,一说一下午,一说到很晚。马书记告诉我们最让他感动的是一个脱贫的村民邀请他到家里做客,那顿饭的丰盛程度对于那个家庭以前就是过年,那顿饭后他们成为了好兄弟。
红色的土地,留下红色的足迹,追寻这段红色记忆,曾经的浴血奋战,生活在这片红色土地的老乡们,我们不曾忘记革命老区的人民给予革命胜利的巨大帮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里绿水青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十九大以来,脱贫攻坚战已到后半程,集团党委按照精准扶贫的战斗要求制定了《中煤集团党委关于积极支持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实施方案》,方案就重点围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扶贫扶志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措施,在扶贫工作上既“输血”也“造血”。而对于像马书记这样奋斗在扶贫一线的你们,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交流上的困难,把陪伴家人的时间陪伴了村民,但是大家齐心协力,传承红色基因,用心、用情、用力,相信一定能“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打赢这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