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镌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会永远清晰。公共卫生学院爱心医疗志愿者服务团进行了19公里徒步拉练、参观了龙门红色教育传承基地、张伯简纪念馆,徒步到达剑川“四·二”武装暴动纪念碑广场,向英雄致敬,感受颇多,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华魂。
热血染就鲜红党旗
为深刻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的这一重要里程碑,我们实践团集体参观了几个剑川县属的红色教育基地。进入龙门红色传承教育基地展厅后,我被墙上一块没有遗照的烈士介绍板吸引住了,板上介绍的人物是革命烈士陈祖芳,作为四·二暴动第一位牺牲的烈士,他的遗体被七次秘密转移后才安葬下地。电视纪录片里,现今仍然健在的革命英雄回忆起曾经那段峥嵘岁月,尽管头发已花白,口齿已不清,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锐利,对侵略者的仇视,对国家欣欣向荣新景象的欣慰,都融在他们饱经风霜的眼眶里。
第二次参观张伯简纪念馆,对于这位积极投身救国救民革命的白族第一代共产党员,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敬仰这位英勇的革命前辈。“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二十弱冠的年纪,这位家境殷实的青年毅然告别家乡到世界各地学习先进的革命理论思想,并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人缔结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他本可以待在舒适圈里享受闲适安逸的生活,然而拥有高尚革命理想的张伯简却选择了这条异常艰辛且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坎坷革命路,写信请求撤销婚约,因为长期身体劳累,不幸感染肺结核在广州逝世,当初和家人的告别成了永别。
“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走上革命这条路,就决定了他们的人生不再属于自己,滇西地区因为这群碧血丹心的开拓者,才能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版图上熠熠生辉,他们的生命在时间的长河中被冲淡,却在历史的长河中刻下印记。纪念馆展厅能记录容纳的内容太少,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故事碎片,但他们奉献的却是短暂且精彩的一生。他们将党旗高举于头顶,把热血忠贞献给党,作为后辈人我们会继续社会主义建设这条长征路,为国家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2020级卫生检验与检疫班 蒲姝羽
学红色精神 悟人生真谛
走出校园,进行拉练,参观红色基地,学习红色精神,这是很特别的经历。在实践中,向阳而生,肆意生长,感悟到了人生真谛。
在龙门红色教育传承基地,看见老一辈革命者们曾经用过的物品、工具,有些我并不认识,通过咨询基地的工作人员,我了解到了它们的用途,感叹于老一辈人民的智慧之余也为他们生活的艰辛感到心酸。这些物品工具跨越时间,让我可以与历史对话、与先辈交流。从中,我对老一辈革命家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是他们的努力奋斗,造就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在张伯简纪念馆,深入了解了他的生平事迹,即使他享年28岁,但是他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他一直活在我们心里,永不磨灭。我相信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会伴随我们走过一生。在“四·二”纪念碑,我们所有人向先烈鞠躬致敬,表达我们对革命烈士最真挚的缅怀之情,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为了更好的前进。
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不仅要敬仰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更要学习他们为革命、为祖国、为人民牺牲一切的信念。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我相信我们这一代也将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新辉煌!
——2019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班 秦雪敏
红色精神永传承 代代不熄代代燃
清早,我们便前往红色教育基地之一——龙门村红色教育传承基地。基地虽然不大,但一墙又一墙的英烈遗照在那里陈列,这座充满历史气息的小屋变得庄严肃穆,充满敬意。革命烈士墙上的英雄大多如我们这般正当青春年华、朝气蓬勃,然而他们却将自己最美的年华奉献在了那个战争年代,为滇西北的解放事业奋斗,做出了突出贡献。随后我们徒步拉练前往张伯简纪念馆,在解说员的讲解下,我们仿佛经历了张伯简同志短暂但极其辉煌的一生,感叹他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和复兴的伟大事业而奉献的光辉历程。张伯简烈士用他年轻的生命带领中国走向一条正确而又伟大的道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他时时刻刻将使命牢记于心,践行于实。正是因为无数先烈前仆后继投身于革命事业中,中国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最后强起来。英雄烈士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活在他们的事业中,重温红色历史,感受峥嵘岁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19公里徒步拉练的汗水酸痛远不及革命先辈所遭受的苦难,在那相互搀扶着的千层楼梯,叫喊早已融入一声又一声的谢谢中。团队,一群人组成的队伍并不能称为团队,只有相互帮扶、相互信任,没有一个人掉队,没有一个人置身事外的队伍才能称之为团队。我们应该将团队的这一概念践行到骨子里,这也是对先辈们精神的一种传承。
——2019级预防医学一班 常续译
缅怀先烈事迹 发扬革命精神
缅怀先烈光辉事迹,发扬革命传统精神。习近平曾说:“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的一种方式,实践团亲身领略到先烈的光辉事迹。身着迷彩,踏着整齐步伐的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龙门红色传承教育基地,向边纵七支队的先烈们致敬,亲身走进先烈们曾生活和干事业的地方,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红色革命的气息,无不让我们更深领悟到先烈们敢于斗争、敢于暴动的革命精神。条件艰苦,他们干革命;武器缺乏,他们干革命;危险重重,他们干革命,也许这就是先烈们的红色精神。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英勇无畏面对一切的危难,只为夺取革命胜利。参观结束后,我们又前往了张伯简纪念馆,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共同追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理论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张伯简同志。他以坚定的革命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领导群众开展斗争,他的光辉事迹和奋斗不息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发展。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红色精神永远不会失落,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我们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自己的血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为,从小事做起,尽自己所能帮助身边的人,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增强青年理想信念,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驻地出发,我们进行了总共19公里的徒步拉练。山势陡峭,我们队员之间相互帮助,这也是一次加强团队精神和锻炼人精神意志的机会,这次拉练,虽然很累,但非常有意义,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加深了我们对红色革命精神的理解。致敬英雄,致敬先烈,愿逝者安息,愿后人不断奋进。
——2020级食品质量与安全班 廖天
先灵英烈打江山
忠骨热洒我中华
神州大地换新貌
以待后人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