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巍巍宝塔,滔滔延河,延安,是红色摇篮,更是历史家园。
秋高气爽的一个周末,我非常有幸参加了总公司工会组织的延安红色教育之旅,在路上,导游绘声绘色的带我们一起回顾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的十三个春秋,在延安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数万青年奔赴延安,奔赴革命圣地。
延安是我的向往之地,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怀着无比殷切之情完成了这段缅怀之旅。这里是红军长征的落脚地,是勤劳勇敢的老区人民用生命和鲜血哺育的革命之地。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在极其残酷的条件下,广大军民在这里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特大生产运动,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这里更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圣地,毛主席在这里将中国革命的政治路线问题、军事问题、党建问题等理论著作发表,“七大”在这里召开,党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我们一路走过枣园、王家坪、杨家岭,我们走过的每一口窑洞,每一座山坡,每一个旧居,包括我们走过的每一条道路,见到的每一颗树木,无不让人感受到伟大的延安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一间间普通的窑洞里,一张张斑驳的桌椅上,闭上眼仿佛就能看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这里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讲话: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
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一个党史陈列,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这里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生动的教材,在这里有革命文物一千二百六十余件,历史照片六百七十多幅。延安精神在这里传承,这里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延安人民留给我们的一份厚重的宝贵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重温历史,让人唏嘘,睹物思人,感慨良多,在这里,思想和心灵上都受到很大的震撼,更加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
在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里,还有一座延安文艺纪念馆,鲁艺人走出了象牙塔,下农村,上前线,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向人民大众学习,从民间文艺、陕北民歌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里汲取营养,推陈出新,创作出一大批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大众,与党的时政方针紧密结合,大众喜闻乐见的不朽佳作。脍炙人口的白毛女就在这里诞生,听讲解员讲述那时候扮演黄世仁的演员被广大民众恨的走在路上都被扔石头,甚至有了在部队演出时要上缴战士枪支才许入内观看的不成文规定。
此次行程还观看了红色主题演出《红秀延安延安》,是以老年拴柱为视角,回忆了红军长征、红二十六军战斗、延安鲁艺、大生产运动、延安大轰炸等历史事件,融合了舞蹈、杂技、音乐等多种表演形式,每一个场景都让人眼前一亮,让我们跟着剧中的人物一起紧张、开心、流泪。仿佛带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奋斗的时代,跟无数红军战士一起,体会属于那个时代的青春理想和红色信仰。激励着我在今天的生活工作中,坚定信念,担当作为,发挥出当代新青年的无限能量。
两天的行程匆匆而过,收获颇丰,返回的途中我们看到了宝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作为延安时代的象征,这里是延安精神的延续,延安精神,永放光芒。风景人事在路上,成长触动在心底。
忆往昔风雨兼程岁月如歌,看今朝百年华诞风华正茂,我们以时代为己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继续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努力奋斗。加油,西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