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随着参观学习团队来到了林州市被当今人们誉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
接近红旗渠纪念馆时,站在庄严肃穆的党旗下,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理想、顿时在心中升腾。斗转星移,岁月沧桑,中学时代曾听自己的老师提到过的林县红渠终于入己眼前。
“红旗渠纪念馆”几个红色大字熠熠生辉,令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纷纷驻足,肃然起敬。走进红旗渠纪念馆内,那位相当敬业的讲解员用轻柔的声音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我深深被林州人民的精神所濡染和震撼。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处处沙盘模型,一件件简陋的工具,一件件寒怆的棉衣,让我凝视良久。
这些“价值不菲”的实物,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艰苦的岁月中,勤劳勇敢的林县(林州原名)人民栉风沐雨,不辞辛苦,凿山开渠的场景。历史中的林县人民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发展的红旗渠精神时刻感染着自己。“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林县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一锤、一铲,用勤劳的双手,愚公移山的精神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创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迹”。
从“红飘带”处缓行前走,一种新的长征精神油然而生,拾级而上,不大一会来到红旗渠主干道上,渠中之水缓缓蜿蜒前行,仿佛在向游客们诉说着不同寻常的故事。红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憾,林州人民战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倾倒,林州党政领导“敬业、为民、踏实、奉献”的党风正气更令人折服。
新中国成立后,曾受到过毛主席亲切接见的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决心在林县这片土地上为当地人民解决缺水这一头等大事,杨贵书记敢为天下之先,开创“引漳入林”的水利事业。在太行山半山腰凿石开道引水入林,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历史上千百年来从未有人尝试过,真可谓“前无古人”。历经重重困难与险阻,杨贵书记曾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特别是他对水利局长说过的话:“如果渠修好了,水却没引过来,咱们两个只有从这太行山上跳下去,来向林县人民谢罪”。
这校的胆识,这样担挡,这样的使命显示了一个共产党人鞠躬尽瘁、无私无畏的伟岸风骨。林县人民在杨贵书记的带领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以势不可挡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太行山腰架起一条“人工天河”。
“敬业、为民、踏实、奉献”,不仅仅是红旗渠精神给予我们每一位党员的的启示,也应成为我们为人做事的根本。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时刻谨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箴言,要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每一位教育人需要这样伟大精神作支撑。在新的教育征程中,红旗渠精神依然是激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党性修养、纯洁思想品行的有力精神武器,依然是鼓舞我们献身教育、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依然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宝贵精神财富。学好红旗渠精神,就要做好四个“弘扬”。
一、弘扬爱岗敬业态度。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的超过了责任感。”一个人不论从事什么行业,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做为教育工作者,要热爱生活,端正态度,热爱教育事业。当今教育生活,当现实与理想之间发生矛盾时,许多人经不住考验,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工作,也有的人在经历挫折后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而真正的教育者则在经历了困苦后获得成功。如果端正我们的态度,积极面对一切诱惑,能以这种精神来对待生活、对待教育事业,那又何愁生活无趣、事业无成呢?
二、弘扬勤学奋进精神。追求卓越,奋力翱翔。我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我追求的境界。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无教学之苦”。因此,我走进幽幽书山,博览群书,“取百家之源为一家之水”,对教育教学知识进行研究成为“学者型”教师。在各级各类培训中,我潜心钻研学习材料,坚持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借鉴优秀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弘扬踏实工作作风。踏实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严谨的工作作风。踏实就是踏踏实实,就是以求真务实的精神、以百折不挠的韧劲,以旺盛的工作热情,提前谋划,提高效率,保质保量抓好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我会多动脑、勤思考,多动手、早行动,专业、务实地做好岗位工作,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业业干好每一分钟,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实事。把工作当作财富,把岗位当作事业的舞台,当作奉献社会的平台,科学客观地看待自身与工作岗位的关系,以端正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发挥表率作用,赢取人生最大的成功。
四、弘扬奉献教育的理念。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名党员就应当发扬奉献精神。智育与德育并肩同行;刻苦读书,修身储能;和谐氛围,轻松自在,民主交流,怡然自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志远。锦衣玉食,香车豪宅乃过眼云烟;收入微薄,清贫如水,这区区人言冷暖,又何值一提。献身教育是一种崇高的使命,我若相信崇高,崇高自与我同在!